皇法的拼音、解释、组词
皇法的简介:
huáng fǎ
1.犹王法。
1.犹王法。
- AI解释
《皇法》,在古代中国语境中,通常指代皇帝所颁布的法律条文、法令或典章制度。"皇法"一词凸显了封建社会中皇权至上的特点,强调其权威性与不可违抗性。
详细解释: 1. 起源:“皇法”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历史文献之中,在封建社会里,“皇”字往往用来指代皇帝或最高统治者。“法”则指向国家制定的法律条文。古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其中强调“礼法合一”,即通过礼仪规范与法律相结合来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 2. 特征:“皇法”的主要特点是其权威性和强制性,任何违反“皇法”的行为都将受到惩处。“皇法”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调整或解释。 3. 作用:一方面,“皇法”作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它也为统治者提供了管理国家、处理政务的工具。
造句: 1. 在古代中国,所有臣民都必须遵循《皇法》的规定行事,不得有任何违背。 2. 为了确保朝纲有序,皇帝经常亲自审阅和修订《皇法》,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3. 遵守《皇法》是每个臣民的职责所在,任何违反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4. 历史上的许多改革举措都是通过调整或完善《皇法》来实现的。 5. 为了彰显国家的强大与威严,《皇法》被编纂成册并公开公布于众。
分词解释
皇
huáng
1 君主,亦指神话传说中的神:~帝。~后。~宫。~储(已确定的皇位继承人)。~权。2 大:~~巨著。冠冕堂~。3 对先代的敬称:~考(对亡父的尊称)。4 同“ 遑 ”,闲遐。5 同“ 惶 ”,恐惧。6 姓。
法
fǎ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