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策的拼音、解释、组词

试策的简介:

shì cè
1.古代考试取士的方法之一。有司就政事﹑经义等设问﹐令应试者作答。

  • AI解释

试策》一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也可以说是官员选拔过程中的一部分。它指的是通过一种书面考试来测试士子或官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类似于现代意义上的笔试或者理论测试。这种形式的考试不仅考察应试者的知识广度,还考查其对问题的分析、判断以及表达能力。

详细解释

  • 科举考试: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策”是一种重要的考试类型,通常要求考生针对特定题目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类似于现代的政治时评或评论文章。
  • 选拔官员:通过试策的方式可以考察应试者是否具备一定的学识、才智以及处理政务的能力,从而为朝廷选拔合适的人才。

造句

  1.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试策”环节尤为重要,它考验的是考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 当年李大先生在乡试中的“试策”,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到见解赢得了主考官的一致好评。
  3. 为了解决当前财政赤字问题,他建议通过增加税收来解决,这反映了他在“试策”中的深刻认识。
  4. 虽然他年仅二十岁,但在科举考试的“试策”部分表现得异常出色,充分展现了其过人的才智。
  5. 明朝时期的状元李大,在科举考试中以出色的“试策”成绩著称,被封为文林郎。

分词解释

shì

1 按照预定的想法非正式地做:~车。~图。~航。~问。尝~。~金石。2 考,测验:~场。~卷。~题。笔~。考~。口~。

1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2 鞭打:~马。鞭~。3 激励,促进:~动。~勉。4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5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命。~免。~封。6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论。~问。7 杖:~杖。8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9 计谋,主意,办法:上~。献~。决~。政~。~划。束手无~。10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