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之势的拼音、解释、组词

燎原之势的简介:

liáo yuán zhī shì
比喻迅猛发展的形势。

  • AI解释

燎原之势》这个成语源自古代中国,用于形容事物发展迅速、势不可挡的状态。其中,“燎”是指用火把点燃干草或树木,使火苗蔓延;“原”,即广阔的田野。“燎原之势”比喻一种事物如初起之火灾般快速扩散开来,犹如大火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蔓延,比喻力量壮大到难以控制的程度。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燎是点燃的意思,原指广大的原野。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火灾从一点开始燃烧,然后迅速向四周扩散的情景。
  • 引申义:用在比喻意义上时,“燎原之势”常常用来形容某种趋势、力量、学说或运动等,在极短的时间内得以广泛传播,并且势头迅猛、不可阻挡。它既可以用作褒义词,也可能会带有贬义。

造句举例:

  1. 科技创新的燎原之势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
  2. 这种错误思想一旦出现,就会像燎原之势一样迅速扩散开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 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让人惊叹,如同燎原之势般迅速覆盖了全国各个角落。
  4. 知识付费的理念在中国教育领域形成了燎原之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知识的价值。
  5. 面对网络谣言的燎原之势,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辨别能力,防止错误信息的传播。

分词解释

liáo,liǎo

1 延烧:~荒。~原烈火。2 烫:~泡。3 照明。

yuán

1 最初的,开始的:~本。~告。~稿。~籍。~理。~料。~色。~始。~著。2 本来:~样。~型。~址。~主。3 谅解,宽容:~宥。~谅。4 宽广平坦的地方:~野。平~。5 同“ 塬 ”。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shì

1 权力,威力:~力。权~。~利。~均力敌。2 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姿~。气~。山~。局~。虚张声~。守~。~必。~能。~不可挡。因~利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