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条约的拼音、解释、组词

天津条约的简介:

tiān jīn tiáo/tiāo yuē/yāo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美、俄分别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在天津签订。主要内容为:增开汉口、九江、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到内河自由航行;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士可入内地传教;外国可派公使进驻北京,并在通商口岸设领事官。英、法两国还得到巨额赔款。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退出天津。

  • AI解释

《天津条约》是1858年7月26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项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是在清朝咸丰八年六月初九日签订于今天津市的租界内。条约共二十四款,主要内容包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中国向各国赔款2100万元;增加《北京条约》中已约定的赔款金额;允许传教士在内地自由传教等。此外,《天津条约》还规定了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经商以及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等内容。

以下是五个使用“《天津条约》”一词造的句子:

  1.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我们需要研究一下当时的《天津条约》,看看其中条款如何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史。
  2. 在《天津条约》签订后不久,英国和法国就派遣了使臣进入北京进行交涉,试图进一步扩大他们在华的权利与利益。
  3. 学者们对于《天津条约》的签署背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指出当时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的被动局面。
  4. 通过分析《天津条约》,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19世纪中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有多么严峻。
  5. 在讨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时,我们不能忽略《天津条约》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及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分词解释

tiān

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气。~冷。4 季节,时节:冬~。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jīn

1 渡水的地方:~渡。关~。~要。问~。2 口液,唾液:~液。~~有味。3 汗:遍体生~。4 滋润,补:~润。~贴。5 中国天津市的简称。

tiáo,tiāo

1 植物的细长枝:枝~。柳~儿。荆~。2 泛称条形的东西:~子。面~儿。便(biàn)~儿。金~。铁~。3 细长的形状:~形。~纹。~案。~几(jī)。~凳。~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身~。4 项目,分项目的:~例。~令。~文。~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5 层次,秩序:~理。~贯。有~不紊。6 量词。

yuē,yāo

1 绳子。2 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成。3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条~。契~。4 事先说定:~见。~会。5 邀请:~请。~集。6 节俭:节~。俭~。7 简要,简单:由博返~。简~。8 大略:~计。~莫。~略。9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