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拼音、解释、组词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简介:
wéi wù zhǔ yì hé/hè/huó/huò/hú jīng yàn pī pàn zhǔ yì
列宁作于1908年。批判马赫主义及各种主观主义和信仰主义,对哲学的“物质”范畴作出经典性定义,考察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阐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初步总结了物理学革命的最新成果。
列宁作于1908年。批判马赫主义及各种主观主义和信仰主义,对哲学的“物质”范畴作出经典性定义,考察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阐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初步总结了物理学革命的最新成果。
- AI解释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一题目涉及哲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下面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的解释,并提供五个相关句子。
1.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是一种世界观,认为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精神或意识是由物质产生的,并依赖于物质而存在。它主张思维、意识等精神现象都是大脑活动的结果,不承认灵魂或非物质的实体。
简单例子:
- “唯物主义者相信,一切事物的本质最终都可以归结为物质。”
2. 经验批判主义
经验批判主义认为认识只能通过经验获得,并且对知识的评价应当基于其可验证性和实用性。它强调直接经验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反对任何形式的先验论断或非实证的理论。
简单例子:
- “一个经验批判主义者会认为,所有关于世界的理论都应该被不断测试和验证。”
造句
- 唯物主义:在这个唯物的世界里,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唯物主义:尽管有些人信仰灵魂不灭,但作为唯物主义者,我只相信可见的、可触碰的事物。
- 经验批判主义:科学进步靠的不是直觉或灵感,而是严谨地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 经验批判主义:在教育领域推行新方法时,我们应该遵循经验批判主义的原则,从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策略。
-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基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原则,我们构建了一个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实践来验证其有效性。
这些句子旨在更生动地说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概念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唯
wéi
1 义同“惟”:~物论。~心论。~物史观。~心史观。~理论。~名论。2 答应的声音:~~(a.谦卑的应答声;b.鱼相随而行的样子,如“其鱼~~”)。~~诺诺。~~否否。
物
wù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2 内容,实质:言之有~。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义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
和
hé,hè,huó,huò,hú
1 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衷共济。2 平静:温~。祥~。~平。~气。~悦。~煦。惠风~畅。3 平息争端:讲~。~约。~议。~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是四。5 连带:~盘托出(完全说出来)。~衣而卧。6 连词,跟,同:我~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我~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服(日本式服装)。~文。大~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棋。~局。10 姓。
经
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
验
yàn
1 检查,察看:~核。~血。~尸。~光。~证。2 效果,有效果:~方。灵~。应~。效~。屡试屡~。3 证信,凭据:何以为~?
批
pī
1 用手掌打:~颊(打嘴巴)。2 刮:~凿。3 口头或用文字判定是非、优劣、可否:~准。~示。~复。~语。~阅。~判。眉~(写在书页天头上的批语)。4 大量:~购。~销。5 量词,用于大宗的货物或数量众多的事物:一~货物。6 棉麻等未捻成线、绳时的细缕:线~儿。
判
pàn
1 区别,分辨,断定:~明。~辨。~据。~读(利用已知的视觉信息符号来判断新获得的视觉信息的含义)。~断。2 分开,截然不同:~然。~若两人。~若鸿沟。3 评定:裁~。谈~。~卷子。4 司法机关对案件的裁决:~词。~决。~案。5 古代官名:通~。~官(中国唐、宋两代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传说中借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