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媳妇的拼音、解释、组词

童养媳妇的简介:

tóng yǎng xí fù
1.幼女受人领养﹐长成为人儿媳者。

  • AI解释

关于“童养媳”的描述,《童养媳妇》并非一个常见的成语或者词汇,而是一种在某些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出现的现象。通常所说的“童养媳”是指幼年时期被送入他人家中作为儿媳的一种传统习俗,在中国的封建时代比较常见。这种做法往往出于经济、家庭关系或社会压力等多方面原因。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在一些较为闭塞或者传统的农村地区,“童养媳”现象曾存在过。即在女孩未成年时,她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可能会将她许配给邻家或其他家庭作为儿媳,这种做法往往基于双方家庭之间的协议。
  • 目的与影响
  • 经济原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轻抚养压力,同时也可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如嫁妆)。
  • 家庭关系:有时是为了加强两家之间的联系或解决一些矛盾。
  • 社会因素: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做法也可能受到当时社会习俗和观念的影响。

然而,“童养媳”这一现象随着社会进步、法律发展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而逐渐消失。现代中国已经全面废止了相关传统风俗习惯,并提倡男女平等、尊重个人意愿的原则。

造句

  1.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存在着“童养媳”的现象。
  2. 随着时代的变迁,“童养媳”这种做法已经在现代社会中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
  3. “童养媳”的故事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女性地位认识上的局限性。
  4. 如今我们倡导男女平等,不应再有类似“童养媳”的传统习俗存在。
  5. 虽然“童养媳”现象早已消失,但它仍然是研究中国历史和社会变迁的重要话题之一。

分词解释

tóng

1 小孩子:儿~。~工。~谣。~话。~心。~趣。~真。2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书~儿。3 没有结婚的:~男。~女。~贞。4 未长成的:~牛(没长角的小牛)。5 秃:~山。头~(喻人秃顶,如“~~齿豁”)。6 古同“瞳”,瞳孔。7 姓。

yǎng

1 抚育,供给生活品:~育。赡~。抚~。~家。2 饲养动物,培植花草:~花。~殖。3 生育,生小孩儿。4 抚养的(非亲生的):~子。~父。~母。5 教育,训练:培~。教~。6 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病。~心。~性。休~。营~。~精蓄锐。7 保护修补:~路。

1 子、弟及其他晚辈的妻子:儿~。弟~。侄~。孙~。~妇儿(fur )。

1 已婚的女子:~人。少(shào )~。2 妻,与“夫”相对:夫~。3 儿媳:~姑(婆媳)。媳~。4 泛指女性:~女。~孺(妇女儿童)。~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