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阳侯的拼音、解释、组词

辟阳侯的简介:

pì yáng hóu
1.西汉吕后时左丞相审食其封号。初以舍人侍吕后﹐夤缘迎合﹐奉命维谨﹐渐为吕后所宠幸。高祖称帝﹐封为辟阳候。吕后时﹐任左丞相。公卿皆因而决事﹐权势极大。后借指后妃所宠幸的嬖臣﹑面首。

  • AI解释

词语解释

辟阳侯》并非一个直接的词汇,而是与汉代一位名为卫青的人物有关。在古代文献中,“辟阳侯”并不是指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个称号或封号,原名卫青(前185年—前106年),字仲卿,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将军。他因功被封为长平侯,并且后世有记载称其“为人刚直不阿”,后来有人根据他的性格和行为将其比作古代的某些历史人物,而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将他与《史记》中提到的“辟阳侯”张耳进行类比。

造句

  1. 学术研究:“在古籍文献的研究中,《史记·卫青列传》里的‘辟阳侯’故事成为了后世学者探讨的重要案例之一。”

  2. 文学作品:“张爱玲的小说《霸王别姬》中,借用了《史记》的典故,描述了一位名叫‘辟阳侯’的人物,将他的形象与卫青进行了巧妙地融合。”

  3. 历史剧改编:“在电视剧《汉武大帝》的剧本中,导演为了增加情节的丰富性,在故事中虚构了一个名为‘辟阳侯’的角色,并赋予其独特的性格特征和命运轨迹。”

  4. 现代评论文章:“在一篇关于古代将领的文章中提到:‘卫青,即后来被称为“辟阳侯”的人……’”

  5. 电影解说词:“这部电影以《史记》为蓝本,讲述了汉代名将的故事,在其中一个场景里提到了‘辟阳侯’的身份背景。”

需要注意的是,“辟阳侯”在上述句子中的使用是为了说明其历史人物与文学创作之间的联系,并非指实际存在的另一个具体的人物。这一词汇往往被用来作为对卫青这一重要历史人物进行形象化描述或比喻的代称。

请确保在学术、正式写作中准确引用原始文献和资料,避免混淆不同历史人物及其事迹。

分词解释

bì,pì

1 君主:复~。2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召。~引。~书。~除(征召推举授官)。~举。3 古同“避”,躲,设法躲开。4 古同“睥”,睥睨。

yáng

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光。~面。~历。向~。夕~。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春。6 外露的,明显的:~沟。~奉阴违。7 凸出的:~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间(人世间)。~宅。~寿。9 带正电的:~极。~电。~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

hóu,hòu

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爵。~门。公~。封~。诸~。2 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