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儿的拼音、解释、组词

捆儿的简介:

kǔn ér/er
1.约束。

  • AI解释

词语“捆儿”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是一个方言词汇,主要在北方某些地区的口语中使用。它的含义主要是指一个或一些被捆绑在一起的事物或物体。这个词也可以泛指一组、一串等集合体的概念。

详细解释

  1. 具体用途:在农业、手工业等行业中,常用来描述被绑扎成捆的农作物(如麦子、棉花)、柴火、书籍等。
  2. 引申意义:除了实际的物品,“捆儿”也可以用作抽象概念,比如“一捆关系”,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紧密的关系或联系。
  3. 语法特点:一般用于名词后边做定语或者补语使用。

造句

  1. 秋天到了,田里的麦子已经熟了,农民伯伯正忙着把它们捆成捆儿准备收获。
  2. 母亲从门外抱进一堆柴火,我帮忙一起把它整理成捆儿放在屋里取暖用。
  3. 图书馆的书架上,一排排整齐地排列着装订好的书籍,看起来就像是一捆儿书籍一样有序。
  4. 这家公司的员工关系非常紧密,就像是捆绑在一起的一捆儿人。
  5. 他把这本破旧的小说重新包了一下,用绳子紧紧地绑成一个捆儿,方便随身携带。

请注意,“捆儿”这个词汇并非所有汉语方言中都常见,在普通话中的使用较为局限。在不同的地区,可能有相应的同义词或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kǔn

1 把散的东西用绳扎起来:~扎。~绑。2 量词,指捆在一起的东西:一~铅笔。

ér

1 小孩子:婴~。~戏。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女情。3 儿子,男孩子:~子。生~育女。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5 助詞: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