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搭僧的拼音、解释、组词

挂搭僧的简介:

guà dā sēng
1.游方和尚。 2.替身。

  • AI解释

挂搭僧》,这一词汇在中国古代佛教文化中较为常见,指的是那些未在某一寺庙长期定居、而是四处云游、寻找合适地点修行或弘法的和尚。从字面理解,“挂搭”意为“悬挂起衣物的地方”,在此语境下,则指这些和尚不固定住所在某一处寺庙,而是视寺庙如临时住所,随行方便挂放衣物。

详细解释

  1. 背景:在古代中国,佛教徒尤其是出家人常常四处云游,传播佛法。他们会选择一些暂时停留的地方进行修行和讲经说法。
  2. 生活方式:“挂搭僧”多是那些没有固定寺庙作为长期居所的僧侣,他们更倾向于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通过四处游历来体验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并以此为契机传播佛教思想。
  3. 特点:这类僧人通常携带着简单的随身物品,如衣物、经书等,在旅途中寻找可利用的空间暂时居住。这种生活方式强调的是精神上的修行和教化他人,而不拘泥于物质的拥有。

造句

  1. 在宋代,许多挂搭僧通过四处云游来弘扬佛法,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2. 由于战乱频发,很多挂搭僧不得不选择暂时栖身于偏远寺庙中。
  3. 挂搭僧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佛教徒追求心灵自由和广泛传教的愿望。
  4. 虽然没有固定居所,但这些挂搭僧通过灵活的行动范围,在传播佛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5. 传说中的高僧大多有过作为挂搭僧的经历,他们在各地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分词解释

guà

1 悬吊:悬~。~图。~牌。~锄。~镰。~帅(掌帅印,喻居于领导、统帅地位)。披红~绿。~一漏万。2 牵记,牵连,牵累:牵~。记~。~念。~连。~累(连累)。3 登记:~号。~失。4 切断电话,也指打电话:给小张~个电话。5 钩住:衣服被钉子~住了。6 物体表面蒙上或糊着:脸上像~了一层霜。7 量词,多用于成套或成串的东西:一~珠子。

1 支;架设;用棍棒等东西交接捆扎起来:~建。~盖。~制。~桥。~救。~架子。2 共同抬:把桌子~起来。3 交接,配合:~配。~伙。~档。~售。~伴。~帮。~腔。~话。~界。~讪。4 乘车船等:~车。~船。~客。~载。5 方言,指处、地方:这~儿。

sēng

1 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梵语“僧伽”的简称:~侣。~尼。~人。~众。~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