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本的拼音、解释、组词

手抄本的简介:

shǒu chāo běn
1. 用手工抄写出来的原本的版本。如:那时候,这部小说就以手抄本的形式,在人们中间广泛流传。

  • AI解释

手抄本》通常指的是通过手工书写而不是印刷方式制作的书籍、文件或文献。这种传统形式的创作和传播信息的方式在古代以及中世纪非常普遍,特别是在技术相对落后、印刷术尚未普及的时代。手抄本往往由熟练的抄写员使用墨水笔或其他工具,在材料如羊皮纸、宣纸等上进行书写。

详细解释

  • 制作过程手抄本的制作通常包括设计版面、绘制插图、手工书写和装订等多个步骤,有时还包括了精美的装饰。
  • 历史价值:由于早期印刷术并不普及,在许多文化和学术领域中,手抄本是知识传承的重要载体,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献、宗教经典、文学作品等都以手抄形式保存下来。
  • 艺术性与稀有性:因为制作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手抄本往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此外,由于其数量有限,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手抄本也代表着稀缺性和独特性。

造句

  1. 学校历史博物馆里展出了许多珍贵的手抄本
  2. 这份手抄本虽然只有短短几页纸,但其中记录的内容却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3. 在那个时代,人们为了保留知识,常常需要依靠那些技艺高超的抄写员来抄录书籍。
  4. 手抄本上的每一笔都凝聚着抄书人的智慧与心血。
  5. 为了保护这份珍贵的手抄本,图书馆特别设置了恒温恒湿的专业储存环境。

分词解释

shǒu

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2 拿着:人~一册。3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6 小巧易拿的:~枪。~册。

chāo

1 誊写,照原文写:~本。~写。~袭。传~。2 搜查而没收:~没(mò)。~家。~斩。3 走简捷的路:~近。~小道。包~。4 同“ 绰 ”。

běn

1 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部。~体。5 原来:~来。~领。6 自己这方面的:~国。~身。~位。~分(f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