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约250-约305)的拼音、解释、组词

左思(约250-约305)的简介:

zuǒ sī/sāi (yuē/yāo 250-yuē/yāo 305)
西晋文学家。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属山东)人。官秘书郎。所著《三都赋》,有“洛阳纸贵”之誉。作品质朴刚健,被后人誉为“左思风力”。诗以抨击门阀制度的《咏史》八首最著名。后人辑有《左太冲集》。

  • AI解释

这里需要澄清一下,您提供的“左思”可能是人物名,但实际上,“左思(约250-约305)”是指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诗人。他以诗歌、文章著称于世,尤其以其《三都赋》闻名遐迩。

详细解释

左思生活在三国至西晋时代,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人之一。他的文学才华主要体现在诗与赋上,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为《咏史诗》和《三都赋》,前者探讨了历史人物的生平,后者则描绘了三国魏、蜀、吴三国都城的历史风貌和自然景色。

  • 《咏史诗》:左思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述各个历史时期重要人物的故事来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这些诗作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也流露出其对于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

  • 《三都赋》:这是一项宏大的工程,包括了为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个首都即洛阳、成都和建业(今南京)所创作的赋文。这些作品生动地描绘了每个城市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展现了左思卓越的文字表现力。

造句

  1. 在中国文学史上,左思以其《咏史诗》而闻名。
  2. 他被誉为“三都赋”的作者之一,这使他在当时的文坛上声誉鹊起。
  3. 左思的诗歌富有哲理性和历史感,深受后世学者的喜爱和研究。
  4. 尽管生活在一个相对动荡的时代,左思依然能够保持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与执着。
  5. 《三都赋》不仅体现了他卓越的文字技巧,更彰显了他对三国时期城市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分词解释

zuǒ

1 面向南时,东的一边,与“右”相对:~手。~方。~右。~膀右臂。2 地理上指东方:山~。江~。3 指政治思想上进步或超过现实条件许可的过头思想和行动:~派。~翼。~倾。4 斜,偏,差错:~脾气。~嗓子。5 降低官职:~迁。6 古同“佐”,佐证。7 姓。

sī,sāi

1 想,考虑,动脑筋:~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忖。~索。~维。沉~。寻~。见异~迁。2 想念,挂念:~念。~恋。相~。3 想法:~绪。~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4 姓。

yuē,yāo

1 绳子。2 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成。3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条~。契~。4 事先说定:~见。~会。5 邀请:~请。~集。6 节俭:节~。俭~。7 简要,简单:由博返~。简~。8 大略:~计。~莫。~略。9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