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1866-1925)的拼音、解释、组词
孙中山(1866-1925)的简介:
sūn/xùn zhōng shān (1866-1925)
近代民主革命家。名文,字逸仙,曾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名世,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早年创建兴中会和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多次发动武装起义,立志推翻清朝。武昌起义后,于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辞职。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他被选为理事长。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去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任总理。1917年领导护法运动,在广州任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后被迫去职。1921年在广东任非常大总统,曾计划北伐。1924年在广州召开国民党
近代民主革命家。名文,字逸仙,曾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名世,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早年创建兴中会和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多次发动武装起义,立志推翻清朝。武昌起义后,于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辞职。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他被选为理事长。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去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任总理。1917年领导护法运动,在广州任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后被迫去职。1921年在广东任非常大总统,曾计划北伐。1924年在广州召开国民党
- AI解释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原名孙文,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他创立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民生主义,并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终结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详细解释
-
孙中山的生平与贡献: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珠海市),早年留学海外。他在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等地学习医学,后来转而从事政治活动,积极投身于推翻清政府的革命事业。
-
三民主义:这是孙中山提出的政治理念,旨在通过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社会改革来改造中国社会。
- 民族主义:强调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反对外来侵略。
- 民权主义(即“民主主义”):主张建立民国政府,实现人民主权。
-
民生主义:关注人民生活条件,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等政策。
-
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发动了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然而他并没有成为中华民国的第一任大总统(这一职位由袁世凯占据),但在政治舞台上继续发挥影响力直到逝世。
-
逝世与影响: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享年58岁。其去世后仍受到广泛的尊敬和纪念。
造句
-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在孙中山的支持下,中国同盟会开始积极筹备辛亥革命。
- 每年的3月12日,全国各地都会举行活动来纪念孙中山先生。
-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之一就是伟大的政治家孙中山先生。
- 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政策至今仍被许多人认为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理念。
分词解释
孙
sūn,xùn
1 儿子的儿子:~子。~女。2 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侄~(侄儿的子女)。3 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 )~(孙子的子女)。玄~(曾孙的子女)。子~(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贵族的子孙后代)。4 植物再生成孳生的:~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5 姓。
中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
山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