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兔守株的拼音、解释、组词

待兔守株的简介:

dài tù shǒu zhū
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同“守株待兔”

  • 成语典

1. 义参「守株待兔」。见「守株待兔」条。

2. 此处所列为「守株待兔」之典源,提供参考。 《韩非子.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人1>有耕者,田中有株2>,兔走触株3>,折颈而死。因释其耒4>而守株,冀5>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注解〕 (1) 宋:周朝分封殷遗族微子启之地,在今河南省商邱县南,后为齐所灭。 (2) 株:树干。 (3) 兔走触株:兔子慌忙奔跑而撞树。走,跑。触,撞。 (4) 释其耒:扔下耕具。释,放下。耒,用手推耕的木制农具,形状似犁。 (5) 冀:希望。

3. 此处所列为「守株待兔」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战国时代的思想家韩非子,阐述君王治理人民要合时宜,来建立适当的政策与设施。不可一味地遵循古法,认为古代圣人的政策就是好的,而不管适不适合当前社会。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宋国有个农夫,有天在耕作时,看见一只兔子跑过来。那只兔子可能太惊慌了,没注意前方,就撞上一棵树,把脖子撞断死了,农夫便不劳而获地得到那只兔子。他想以后如果都可以这样得到兔子,就不需要再辛苦耕作了。于是扔掉手中的耕具,天天守在树旁等兔子送上门来。结果从此以后再也没得到任何一只兔子,反而让自己成为全宋国的笑柄。所以,用旧法来治理国家,就像这个守兔之人,根本会徒劳无功。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守株待兔」,用来比喻拘泥守成,也用来比喻妄想不劳而获,或等著目标自己送上门来。

分词解释

dài,dāi

1 等,等候:~到。~旦。拭目以~。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招~。~遇。~人接物。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出门,有人来了。

1 哺乳动物,耳长,尾短,上唇中间裂开,后肢较长,跑得快:~子。~脱(迅速地逃走)。~毫笔。~起鹘落(“鹘”,打猎用的猛禽。兔子才起来而鹘已经扑下去,喻动作敏捷。亦喻作书画或写文章下笔迅捷)。2 古称娈童(指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貌男子)。

shǒu

1 保持,卫护:~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御。~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节。~恒。~望相助。墨~成规。2 看管:看~。~护。3 在一个地方不动:~株待兔。留~。4 遵照:遵~。~法。~时。5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保~。因循~旧。6 呆在一起:厮~。7 节操:操~。8 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9 古代官名:太~。~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刺(太守,刺史)。~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10 姓。

zhū

1 露出地面的树根:守~待兔。~连。~戮。2 棵儿,指整个的植物体:植~。3 量词,指植物:一~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