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俗唯物主义的拼音、解释、组词
庸俗唯物主义的简介:
yōng sú wéi wù zhǔ yì
把意识直接归结于物质性东西的哲学学说。其特点是取消了意识与物质的区别。19世纪50年代流行于德国。有的提出物质、力和精神是同一个基本原理的不同表现。还有的提出精神性的能力是脑物质的分泌物。
把意识直接归结于物质性东西的哲学学说。其特点是取消了意识与物质的区别。19世纪50年代流行于德国。有的提出物质、力和精神是同一个基本原理的不同表现。还有的提出精神性的能力是脑物质的分泌物。
- AI解释
《庸俗唯物主义》一词在哲学和理论分析中使用较少,但从其组成部分来看,“庸俗”通常带有一种贬义,指的是过于简单化、没有深刻洞察力的观点或思想;“唯物主义”,是一种认为物质是世界唯一本质或根源的哲学立场。因此,《庸俗唯物主义》可能被理解为一种将唯物主义原则简单化乃至扭曲的一种思潮。
详细解释: 在更广泛的语境中,特别是学术批评和文化分析领域,“庸俗唯物主义”这个术语更多地是指一种过于简化或误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维方式。这种观点往往忽略了物质条件之外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可能忽视了其他复杂的相互作用。因此,它被认为是一种缺乏深刻理解的唯物主义思想。
造句:
- 这种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太过肤浅,无法解释人们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的多样表现。
- 在讨论艺术创作时过分强调经济因素是典型的庸俗唯物主义做法。
- 他批评了那些将所有人类活动简化为经济动机的学者所持的庸俗唯物主义立场。
- 针对这种庸俗唯物主义的理解,我们需要更全面地看待社会问题。
- 在历史研究中,避免陷入庸俗唯物主义的陷阱是至关重要的。
请注意,上述解释基于“庸俗”与“唯物主义”的一般含义和它们在哲学或批评理论中的常见用法。具体语境可能有所不同,使用时需考虑实际情况。
分词解释
庸
yōng
1 平常,不高明的:平~。~医。~言。~俗。~人。昏~。~主(平庸或昏庸的君主)。~夫。~暗(平凡,愚昧)。~~碌碌(没有志气,没有作为)。2 需要:无~细述。无~讳言。3 岂,怎么:~讵(岂,何以,怎么,亦作“庸遽”)。4 中国唐代一种赋税法:租~调。5 功劳:~绩(功绩)。6 古同“佣”,雇佣。
俗
sú
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尚。风~。习~。约定~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名。~语。~曲。雅~共赏。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气。~物。鄙~。粗~。庸~。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人。世~。僧~。凡夫~子。
唯
wéi
1 义同“惟”:~物论。~心论。~物史观。~心史观。~理论。~名论。2 答应的声音:~~(a.谦卑的应答声;b.鱼相随而行的样子,如“其鱼~~”)。~~诺诺。~~否否。
物
wù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2 内容,实质:言之有~。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义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