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板的拼音、解释、组词
白板的简介:
bái bǎn
1.亦作"白版"。 2.不施油漆的木板。 3.指不施油漆的木门。 4.自汉以来﹐授官皆有印章。授官只用板书而无诏敕印章﹐称"白板"。即无诰命之官。 5.麻将牌中不刻字样或花纹的牌。
1.亦作"白版"。 2.不施油漆的木板。 3.指不施油漆的木门。 4.自汉以来﹐授官皆有印章。授官只用板书而无诏敕印章﹐称"白板"。即无诰命之官。 5.麻将牌中不刻字样或花纹的牌。
- AI解释
《白板》,这个词在中文中通常用来比喻人的心灵或智力状态,在未经教育或经验影响之前,如同一块没有被书写的空白木板。它源自于哲学家约翰·洛克的思想,他在其著作《人类理解论》中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理性是一种未受任何先前观念影响的“白板”,知识是通过后天的经验积累而来的。
详细解释
- 概念来源:约翰·洛克的“白板”理论,强调了人的认知和学习过程都是在与外界环境交互中形成的。
- 现代应用:如今,“白板”一词多用于比喻个体或群体在接触某项新知识、技能或者文化之前的状态,是中性的描述。它暗示着未来的可能性,以及通过教育和个人努力可以实现的成长潜力。
造句
- 教育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就像是给一块白板上色一样,能够帮助人们塑造自我。
-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未开发的白板,等待他们去探索和学习这个世界。
- 在多元化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应该被看作是“白板”,通过相互尊重和理解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 作为一名初入职场的新员工来说,他目前还像一块空白的白板,充满了无限可能。
- 教育不应该只是填满知识的容器,而应如同在白板上书写一样,激发人们内在的学习欲望与创造力。
这些句子展示了“白板”这一概念如何被用于描述教育、学习和个人发展的情境中。
分词解释
白
bái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2 明亮:~昼。~日做梦。3 清楚:明~。不~之冤。4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8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话文。10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15 姓。
板
bǎn
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钉钉。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鼓~。一字一~。荒腔走~。3 不灵活,少变化:死~。呆~。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着脸。5 见“老”字“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