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罪的拼音、解释、组词

责罪的简介:

zé/zhài zuì
1.责怪,怪罪。

  • AI解释

责罪》这个词并不是标准汉语词汇,可能是对“谴责”或“责备”的误解或者特定语境下的使用。从常见语言习惯来看,“谴责”和“责备”是比较接近的意思,指的是因某人的行为不当而对其进行批评、指责。

  1. 谴责:指公开表示强烈反对或认为某事、某种行为是错误的,并提出严厉的批评。
  2. 责备:指对他人行为、态度进行批评、抱怨,有时带有责怪、不快的情感色彩。

例句

  1. 社会各界纷纷对这种不良的社会现象进行了谴责。
  2. 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态度进行了责备。
  3. 家长们认为孩子考试作弊是严重的错误行为,必须进行谴责和教育。
  4. 新闻媒体应该承担起揭露社会不公的职责,避免对弱势群体进行无端的谴责。
  5. 他因为晚归而被父母责备了一顿。

如果《责罪》是一个特定语境下使用的新词或专业术语,请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以便更准确地解释和造句。

分词解释

zé,zhài

1 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任。尽~。负~。职~。专~。~无旁贷。2 要求:~求。~令。~成。3 指摘过失:求全~备。~怪。斥~。~罚。谴~。4 质问,诘(jié)问:~问。~难。~让。5 旧指为了惩罚而打:鞭~。杖~。

zuì

1 犯法的行为:犯~。~人。认~。有~。~恶。~名。~魁。~行。~证。~责。~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不容诛。2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愆。~尤(“尤”,过失,罪过)。归~于人。3 刑罚:判~。畏~。待~。请~。4 苦难,痛苦: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