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台的拼音、解释、组词

走台的简介:

zǒu tái
演员、时装模特儿等正式演出前在舞台上走动练习,熟悉位置。

  • AI解释

走台》,这个词在戏曲术语中有着特定的含义,通常指的是演员在正式演出前,在舞台上进行的各种排练活动。这种练习不仅仅是简单的走动或移动,而是包括了对舞台布景、灯光和音效的熟悉,以及与观众互动的演练等。

详细解释

  • 定义走台是指戏曲表演者在正式登台之前,在舞台上根据剧本情节及角色设定进行排练的一种活动。
  • 目的:通过走台,演员可以更好地掌握舞台位置、台词、动作及与其他演员之间的配合,从而为最终的演出做准备。
  •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走位练习、对白练习、表演动作练习等。

造句

  1. 在开演前的最后一天,所有演员都来到剧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走台
  2. 李老师这次要求大家特别注意走路时的姿态和神情,这是走台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3. 走台虽然没有正式演出那么紧张,但同样需要演员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
  4. 由于明天是首演,所以今天的走台比平时更加重视细节上的打磨与调整。
  5. 尽管角色已经熟悉剧本内容,但在走台过程中还是发现了几处需要改进的地方。

分词解释

zǒu

1 行:~路。~步。2 往来:~亲戚。3 移动:~向(延伸的方向)。~笔(很快地写)。钟表不~了。4 往来运送:~信。~私。5 离去:~开。刚~。出~。6 经过:~账。~内线。~后门。7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气(漏气)。8 失去原样:~形。~样。9 古代指奔跑:~马。不胫而~。10 仆人,“我”的谦辞:牛马~(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

tái,tā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3 量词:一~戏。4 台湾省的简称:~胞。~币。5 姓。6 桌子、案子:写字~。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鉴。~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