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省事的拼音、解释、组词
清心省事的简介:
qīng xīn shěng shì
指心境清静,政事杂务简省。
指心境清静,政事杂务简省。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清除杂念,简省政事杂务。清史稿˙卷二五○˙冯溥传:临发,疏请清心省事,与民休息。
1. 清除杂念,简省政事杂务。《清史稿.卷二五○.冯溥传》:「临发,疏请清心省事,与民休息。」
词语解释
清心省事
- 清心:使心情、思想清明,通常用来形容去除杂念或欲望,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宁静。有时也可以指提高个人的思想境界。
- 省事:意味着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繁琐的事务,使得处理事情更加简便快捷。
综合起来,“清心省事”可以理解为在处理事情时能够保持心境平和、头脑清晰,同时也能简化工作流程,降低复杂度,从而达到高效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一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做事时能从容不迫,心态平和,并且注重效率与简洁性。
造句
- 他通过静心冥想,使自己的心灵更加清明,做起事来自然就变得清心省事了。
- 张经理工作风格一向清心省事,所以他总是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 她每天练习瑜伽和呼吸法,以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清晰,这样处理起事情也能变得更加清心省事。
- 李老师告诫学生:“学习不仅在于多读多写,更在于如何做到清心省事,提高效率。”
-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人们常常忘记了清心省事的重要性,其实这恰恰是保持良好心态与生活状态的关键。
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到“清心省事”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态度上,它还包含了对整体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分词解释
清
qīng
1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水。~泉。~流(①澄澈的水流,如“一股~~”;②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澈。~碧。~朗。~新。~醇。月白风~。2 安静,不烦:冷~。凄~。~闲。~静。~淡。~幽。~谧(宁静)。3 单纯不杂:~唱。~茶。4 明白,明晰:~楚。~晰。~醒。~通(文章层次清楚)。~亮。5 一点不留,净尽:~除。肃~。~剿。~洗。~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6 整理,查验:~理。~查。~点。~仓。7 详细登记:~册。~单。8 公正,廉洁:~廉。~正。~官。~绩。9 洁净,纯洁:~洁。~爽。冰~玉洁。10 高洁,高尚的,高明的:~高。~绮。~雅。~操。~介(清高耿直)。~望(清白高尚的声望)。~识(高明的见识)。11 太平,不乱:~平。~泰。~和。12 中国朝代名:~代。~宫秘史。13 姓。
心
xīn
1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2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省
shěng,xǐng
1 地方行政区域:~份。~会。2 节约,不费:~钱。~事。~吃俭用。3 简易,减免:~略。~称。~写。4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①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②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门下~。秘书~。5 古代称王宫禁地:~中。~闼(禁中)。
事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2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3 职业: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7 服侍:~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