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剧的拼音、解释、组词

楚剧的简介:

chǔ jù
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北黄陂、孝感一带。曾名“黄孝花鼓”、“西路花鼓”,1926年改今称。由鄂东“哦呵腔”发展而成,清道光年间已盛行。唱腔有以迓腔为主的板腔和小调、高腔三类。主要剧目有《葛麻》、《宝莲灯》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流行于湖北东部、江西、湖南等地的戏曲剧种。由鄂东民间歌舞发展而成,一唱众和,由锣鼓伴奏,后逐渐加入胡琴伴奏及在唱腔和表演艺术上有所创新,形成多种派别。

《楚剧》是中国湖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于汉剧系统。它发源于湖北荆州地区(旧时称江陵),是当地的一种传统戏剧艺术形式。楚剧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风格以及地方特色故事而著称。

详细解释:

  1. 历史渊源:楚剧在清代中叶开始形成,最初以民间说书和演唱的形式出现,后来逐渐演变为戏曲演出。
  2. 唱腔特点:楚剧的唱腔具有独特的音韵和旋律,以“平湖调”最为著名,此外还有“西皮”、“二黄”等多种声腔。
  3. 表演风格:楚剧注重唱、念、做、打等综合艺术形式的表现力。在表演中常常结合了民间舞蹈和武术的元素。
  4. 题材内容:楚剧的故事多取材于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或地方风俗,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造句:

  1. 小明从小就喜欢《楚剧》,经常跟着爷爷学习唱腔。
  2. 这次的文化交流活动上,他们特地邀请了楚剧团的演员表演传统剧目。
  3. 李阿姨是楚剧迷,一有空闲就会去剧院听戏,感受那份独有的文化韵味。
  4. 为了庆祝端午节,学校组织了一场以楚剧为主题的文艺演出。
  5. 在春节期间举办的民俗文化节上,《楚剧》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

分词解释

chǔ

1 落叶灌木,鲜叶可入药。枝干坚劲,可以做杖。亦称“牡荆”。2 古代的刑杖,或学校扑责学生的小杖:捶~。夏~。~掠(拷打)。~挞(拷打)。3 中国春秋时国名:~天(楚地的天空。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空)。~声。~歌(楚人之歌)。~狂。~腰(泛称女子的细腰)。~辞。四面~歌。~材晋用(指使用他国人才,或指人才外流)。4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特指湖北省:~剧。5 痛苦:苦~。痛~。凄~。酸~。6 清晰,鲜明,整洁:清~。衣冠~~。7 姓。

1 厉害,猛烈,迅速:~变。~痛。~烈。~毒。加~。2 文艺的一种形式,作家把一定的主题编出来,利用舞台由演员化装演出:戏~。~本。~情。~种。~院。~坛。京~。话~。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