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拼音、解释、组词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简介:

yù jiā zhī zuì﹐hé/hē/hè huàn wú cí
1.《左传.僖公十年》载:晋献公死后﹐晋大夫里克先后杀公子奚齐﹑公子卓及大夫荀息﹐新君晋惠公即位后杀里克。将杀里克时﹐惠公派使臣对他说:"微子则不及此。虽然﹐子弑二君与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对曰:"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臣闻命矣。"伏剑而死。后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谓欲加害于人﹐即使无过错﹐也可以罗织罪名作为理由。

  • AI解释

词语解析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左传》,原文是“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想要给某个人或事加上不实的罪名,那么找理由和借口自然是很容易找到的。它强调了在指责或者归咎于他人时,往往能够轻易地找到适合的借口。

这句话反映了古代的一种社会现象:当一个人被指控或陷害的时候,对方往往会罗织各种罪名来攻击对方。这种做法反映出了一种不公正、不负责任的态度。它警告人们不要轻率地对他人进行指责和批评,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无端的纷争和不必要的误会。

造句

  1. 他被指控窃取公司财产,但他的同事却说这只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因为他曾经借过公司的文件。
  2. 面对老师的质疑,小明只是辩解说:“老师,这可能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吧,我确实没带那个作业本。”
  3. 新闻报道中频繁出现的谣言和不实信息让人感叹,很多时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4. 警方在调查案件时,必须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因为想要给嫌疑人定罪而陷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误区。
  5. 她被同事误解为迟到的人,其实只是她的闹钟没按响,这真是典型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例子了。

这些句子既展示了该成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场景,也体现了其背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意义。

分词解释

1 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念。~望。~火。食~。情~。禁~。纵~。2 想要,希望:~盖弥彰。~罢不能。~速不达。3 需要:胆~大而心~细。4 将要:摇摇~坠。山雨~来风满楼。5 婉顺的样子。

jiā

1 增多:增~。追~。~倍。~封。2 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注解。~冕。3 把几个数合起来的算法:~法。4 施以某种动作:~以。不~考虑。5 使程度增高:~工。~强。~剧。6 超过:~人一等(形容学问才能超过常人)。7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zuì

1 犯法的行为:犯~。~人。认~。有~。~恶。~名。~魁。~行。~证。~责。~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不容诛。2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愆。~尤(“尤”,过失,罪过)。归~于人。3 刑罚:判~。畏~。待~。请~。4 苦难,痛苦:受~。

hé,hē,hè

1 疑问代词(a.什么,如“~人?”b.为什么,如“~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不?”“~如?”d.哪里,如“~往?”e.发表反问,如“~乐而不为?”)。2 副词,多么:~其壮哉!3 姓。

huàn

1 忧虑:~得~失。忧~。2 灾祸:~难。祸~。隐~。防~未然。3 害病:~病。~者。

1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1 告别:告~。~诀。~行。~世。~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职。~呈。3 躲避,推托:不~辛苦。~让。~谢。推~。4 解雇:~退。5 同“ 词 ”。6 优美的语言:~藻。修~。7 讲话;告诉:“请~于军”。8 文体的一种:~赋。陶渊明《归去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