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乘(?-前140?)的拼音、解释、组词

枚乘(?-前140?)的简介:

méi chéng/shèng (?-qián 140?)
西汉辞赋家。字叔,淮阴(今属江苏)人。初为吴王刘濞郎中,因劝阻吴王谋反不成,投奔梁孝王刘武。后汉武帝即位,召他进京,病死于途中。有《七发》等名篇,开创七体形式。近人辑有《枚叔集》。

  • AI解释

《枚乘(?-前140?)》指的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辞赋家枚乘。枚乘字叔明,是楚国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活在西汉初期,与司马相如等人并称为汉代早期的重要作家。

简介

枚乘是当时著名的辞赋大家,他的作品以描绘宫廷生活和自然景色著称,语言华丽、文采斐然。他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在政治方面也曾为吴王刘濞(后因七国之乱被杀)效力。

代表作

  • 《七发》:此篇是枚乘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通过七次宴会的故事形式,描绘了各种享受和奢华的生活方式。这部作品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叙事技巧。
  • 其他著述:还著有《柳赋》、《安陵守苑》等,内容多以歌颂宫廷生活为主。

造句

  1. 枚乘笔下的辞藻华丽,在当时文坛上独树一帜。
  2. 现在欣赏他的作品,仿佛可以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奢华的汉代宫廷。
  3. 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很像枚乘的作品,充满了华丽和夸张的描写。
  4. 《七发》中描绘的宴饮场景让人感觉像是身临其境一般。
  5. 枚乘不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同时他对当时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也有深刻的洞察。

以上造句旨在通过引用枚乘的特点和作品风格来构建句子,让读者对这位西汉著名文学家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分词解释

méi

1 树干:伐其条~。2 古代行军时防止士卒喧哗的用具,状如箸,衔在口中:“又如赴敌之兵,衔~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3 马鞭:以~数(shù)阖(用马鞭指点着数门扇)。4 量词,相当于“个”,多用于形体小的东西:一~别针。不胜~举(一个一个地举不完)。5 姓。

chéng,shèng

1 骑,坐:~马。~车。~客。~警。2 趁着,就着:~便。~机(趁着机会)。~势。~兴(xìng)。因利~便。3 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法。~幂(mì)。~数。4 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小~。上~。下~。5 姓。

qián

1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面。~边。~方。面~。~进。~程。2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以~。~人。~此。~科。~嫌。~言。~车之鉴。3 顺序在先的:~五名。4 向前行进:勇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