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树的拼音、解释、组词

橡皮树的简介:

xiàng pí shù
1.常绿乔木,叶大,厚革质,椭圆形,托叶包叶芽,淡红色,花序托小,带黄色,果实长椭圆形。树干中含有白色乳汁,可制橡胶。原产印度,故称印度橡胶树。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长江流域及以北各地多盆栽,供观赏。

  • AI解释

橡皮树》,这个名称看起来像是一个文学作品、一首歌曲或一部电影的名字,但根据给出的信息,在常见的语言环境中,“橡皮树”通常指的是植物的一种,并非指具体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或其他文化产品。因此,在这里,我将从植物的角度来解释“橡皮树”。

橡皮树(Poinsettia)

详细解释:

橡皮树,学名 Euphorbia pulcherrima,是大戟科的一年生或多年生灌木植物。原产于墨西哥和美国南部地区。它的得名与美国植物学家安德鲁·潘森特(Joel Robert Poinsett)有关,他于1825年首次将这种植物引入美国,并因其鲜艳的红色叶子而广受喜爱。

橡皮树不仅因其美丽的花朵而受欢迎,还因其易于养护、适应性强等特性成为室内装饰的理想选择。其“花朵”实际上是叶片上的特化结构——苞片(bracts),通常呈现为鲜亮的红色,有时也会是粉色、白色或其他颜色。真正的花(cyathia)则隐藏在叶子下方。

造句:

  1. 她家客厅中央摆放着一盆橡皮树,红绿相间很是美丽。
  2. 春节期间,商场里到处可见被精心装饰过的橡皮树,为节日增添了不少色彩。
  3. 我买了一棵新的橡皮树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我的朋友。
  4. 为了庆祝女儿的毕业典礼,我们决定购买一盆鲜艳的红橡皮树布置会场。
  5. 橡皮树不仅美观还对空气有一定的净化作用,是一种非常好的室内植物选择。

这些句子旨在展示“橡皮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如果你指的是具体的某部作品或某个概念,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解释。

分词解释

xiàng

1 〔~树〕即“栎( lì)树”。简称“橡”,如“~子”(橡树的果实)。2 〔~胶树〕常绿乔木,枝细长,三个椭圆形小叶构成复叶,开白花,结球形蒴果。简称“橡”,如“~皮”。

1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毛。2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3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书~。4 表面:地~。5 薄片状的东西:豆腐~。6 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了。7 不老实,淘气:顽~。8 指橡胶:胶~。~球。9 姓。

shù

1 木本植物的通称:~木。~林。~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2 种植,培育:~艺(“艺”,种植)。~荆棘得刺,~桃李得荫。3 立,建立:~立。~敌。4 量词,相当于“株”、“棵”:一~梅花。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