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台的拼音、解释、组词

凉台的简介:

liáng/liàng tái/tāi
可供乘凉的阳台或晒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乘凉的阳台。三国魏.应玚〈与广川长岑文瑜书〉:「处凉台而有郁蒸之烦,浴寒水而有灼烂之惨。」《旧唐书.卷一七○.列传.裴度》:「又于午桥创别墅,花木万株,中起凉台暑馆,名曰绿野堂。」

词语解析:凉台

凉台:指夏季时可供人们纳凉或休息的露天平台或阳台。这个名称通常带有诗意,常用来形容那些设计巧妙、能为人们提供凉爽环境的空间。

解释:

  • 结构特征:凉台一般建于建筑物外部,与室内的建筑隔开但可通过门窗与室内相连,以便在需要时享受室内外结合的舒适。
  • 功能特性:主要用途是夏季避暑,可以配备遮阳设施、绿化植物或凉亭等元素来增加阴凉度和美观性。同时也有一定的休闲娱乐作用。

造句:

  1. 夏日炎炎,一家人坐在新修的凉台上纳凉聊天,享受着难得的家庭时光。
  2. 建筑设计师在规划这座别墅时特别注重凉台的设计,希望能为住户提供舒适的夏日休息场所。
  3. 晚饭后,老王夫妇常常漫步至阳台上,吹着习习微风,在凉台上品尝自家酿制的冰镇果汁。
  4. 那栋古宅的屋顶被改造成了一座凉台,不仅提升了房屋的整体美感,还让主人有了更多的享受夏日时光的方式。
  5. 为了使这个花园更加完美,他们在角落处设计了一个小巧精致的凉台,夏天的时候可以摆放几把椅子,供人们小憩。

这些句子旨在展示“凉台”的使用场景和功能,并且也表达了它作为一种建筑设计元素所带来的舒适与惬意。

分词解释

liáng,liàng

1 温度低:~快。~爽。~意。~气。阴~。~丝丝。~亭。荒~。2 喻灰心,失望:听到这消息,我~了半截。3 中国西晋末年至北魏,各族统治者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五~(前、后、南、北、西)。

tái,tā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3 量词:一~戏。4 台湾省的简称:~胞。~币。5 姓。6 桌子、案子:写字~。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鉴。~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