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险的拼音、解释、组词
出险的简介:
chū xiǎn
1.犹涉险。身临险境。 2.谓施用对方无法捉摸的方法或策略。 3.脱离险境。 4.发生危险。
1.犹涉险。身临险境。 2.谓施用对方无法捉摸的方法或策略。 3.脱离险境。 4.发生危险。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脱离险境。【例】经过医生连夜的抢救动手术,他已经出险了。
1. 脱离险境。清.秦瀛〈齐息园先生小像赞〉:「晩年蒙难,猝蹈艰危,圣主鉴之,出险就夷。」《通俗常言疏证.文事.直捷了当》引《病玉缘》:「不如待俺自救这小姐出险,一直送到俺的甥儿那边,岂不直捷了当呢?」
2. 发生危险或涉险。如:「他总喜欢骑快车,早晚要出险!」汉.扬雄《太玄经.卷一.礥卦》:「测曰:『出险登丘,莫之伐也。』」
3. 发生理赔事件。如:「保险业务员出门帮客户办理出险理赔。」「被保险人若因搭乘大众交通工具出险,最高可获赔三千万元。」
《出险》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通常是由“出”和“险”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根据字面意思,“出险”的含义是脱困、摆脱困境或危险状态的意思。它常用于保险行业中的术语,表示某项风险事件已经结束或者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小了。
以下是基于这个释义构建的5个造句:
- 由于天气好转,救援队宣布被困山区的所有人员已成功出险。
- 小明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出险,找到了新的工作机会。
- 在保险行业中,“出险”通常是指被保险人所面临的风险已经解除或情况有所改善的状态。
- 经过长期的治疗和护理,病人病情好转,医生说他已经完全出险了。
- 企业经营中遭遇经济危机后通过调整策略成功恢复生产,可以说是重获新生、出险的过程。
在非专业语境下,“出险”这个词的使用可能会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进行适当的调整或解释。以上句子仅供参考,并不一定符合所有情况下的实际用法。
分词解释
出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险
xiǎn
1 可能遭受的灾难:危~。风~。冒~。探~。保~。铤而走~。2 可能发生灾难的:~象。~情。~境。~峰。~恶。3 要隘,不易通过的地方:~隘。~厄。~固。天~。4 存心狠毒:~毒。阴~。5 几乎,差一点:~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