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的拼音、解释、组词

五更的简介:

wǔ gēng/gèng
①也称“五鼓”、“五夜”。旧时把从黄昏到拂晓的一夜间分为五更:松下度三伏,磬中销五更。②指第五更。即天将亮时:五更斜月入空船。③古代官名。以年老致仕的官员充任,受朝廷礼遇:三老五更。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旧时以漏刻计时,从傍晚到次日清晨,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更」。后来北方某些地区保有此制,以午后八时起算,每一时段为二小时,至清晨四时止。【例】古时五更都派有专人巡逻报时。

2. 特指第五更,为天将亮的时候。【例】五更鸡鸣的时候,农夫已准备下田耕种了。

1. 称长老为「五更」。古天子养老有三老五更,以父兄之礼事之。见《礼记.文王世子》。《续汉书志.第四.礼仪志上》:「养三老、五更之仪,先吉日,司徒上太傅若讲师故三公人名,用其德行年耆高者一人为老,次一人为更也。」

2. 旧时以漏刻计时,从傍晚到次日清晨,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更」。相当于自午后七时起算,每一时段,为两小时,至清晨五时。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更、历也,经也,故曰五更尔。』」也作「五夜」。

3. 特指第五更,即天将亮时。《儒林外史》第一回:「次日五更,王冕起来收拾行李,吃了早饭,恰好秦老也到。」《红楼梦》第五八回:「一日,正是朝中大祭,贾母等五更便去了。」

五更”是汉语中的一个词汇,通常用来指凌晨的五个时段。在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一些文学作品中,“五更”被用于描绘夜深人静、万物皆眠的时间段,常带有诗意或象征意味。

详细解释:

  • 意义:在传统上,一昼夜分为五更,每更时间并不固定,以天象为依据。第一更是“平明”,即拂晓时分;第二更是“夜半”(大约02:30至04:30);第三更是“鸡鸣”(大约05:15左右);第四更是“昧旦”或“黎明前”(大约06:00左右),第五更是天明时分。
  • 象征意义:在文学创作中,“五更”往往被用来表示深夜,隐喻着孤独、寂寞或是某种深刻的思考和感悟的时刻。

造句:

  1. 夜已深了,他依然在书斋中研读古文,窗外已经到了第五更
  2. 他的画作《五更秋思》,描绘了清晨时分,万籁俱寂的画面。
  3. 在第五更的时候,诗人独自一人登上山顶,吟诵着关于孤独的诗篇。
  4. 这首曲子的灵感来自夜晚第五更的宁静,它让人联想到深邃的宇宙和无限的思考。
  5. 五更时分,村庄逐渐苏醒,而他还在为明日的工作做准备。

这些句子展示了“五更”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方式,以及它能够营造出的独特氛围。

分词解释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gēng,gèng

1 改变,改换:~正。~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定(改订)。~迭(轮流更换)。~递。~番。~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2 经历:少(shào )不~事(年龄小,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3 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时。~阑。~夫。~鼓。~漏(原指计时用的漏壶,后泛指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