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小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予小子的简介:
yú/yǔ xiǎo zǐ
1.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书.泰誓上》:"肆予小子发﹐以尔友邦冢君﹐观政于商。"《诗.周颂.闵予小子》:"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又为天子居丧时的自称。 2.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
1.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书.泰誓上》:"肆予小子发﹐以尔友邦冢君﹐观政于商。"《诗.周颂.闵予小子》:"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又为天子居丧时的自称。 2.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天子自称的谦词。《诗经.周颂.闵予小子》:「维予小子,夙夜敬止。」
2. 天子居丧时自称之词。《礼记.曲礼下》:「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
《予小子》这一词语出自中国古代文献,通常用于君王对自称或谦称自己的子女。在古代汉语中,“予”是第二人称代词,常用来尊称他人;而“小子”则是一个谦称自己,带有自谦的意味。结合在一起使用时,多用于天子对自己晚辈或者臣下的称呼方式,体现出一种君主对子侄辈或近臣较为亲近又不失礼节的态度。
详细解释
- 予:古汉语中用作第二人称代词,有时也用来表示尊敬。
- 小子:在古代常被天子自称为谦辞,带有“我不过是小小一个子”的意思,以表达自己的谦逊和对臣下的尊重。
造句
- 古代君主常常会说:“予小子虽微,亦知尊师重道。”意为尽管自己地位卑微,但仍深知尊敬老师、重视道德的重要性。
- 在宫廷的典礼上,天子可能会告诫一位王子或亲王:“今予小子欲行此典,望吾弟悉心听之。”以表达他对兄弟们的教导和期望。
- “予小子有愧于众贤臣,然犹能自勉不辍。”这句话意为即使自己有所不足,仍会不断努力提升自我。
- 当君主对即将出征的王子说:“今予小子命汝率军远行,望勿辱使命。”则是在激励他勇敢前行的同时也表达出了关心和爱护。
- 在一个家庭中,年长者的口吻可能会是:“予小子虽非世子,然亦愿家国昌盛。”用以表达即使自己不是王位继承人,但仍心系国家民族的繁荣。
以上造句展现了《予小子》一词在古代文献中的运用场景及其背后的情感和态度。
分词解释
予
yú,yǔ
1 同“余”,我:~智自雄(自夸聪明,妄自夸大)。~取~求(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任意索取)。
小
xiǎo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雨。矮~。短~精悍。2 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事。~节。~题大作。~打~闹。3 时间短:~坐。~住。4 年幼小,排行最末:~孩。5 谦辞:~弟。~可。~人(①谦称自己,指地位低;②指人格卑鄙的人;③指子女;④小孩儿)。6 妾:~房。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