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农使的拼音、解释、组词

劝农使的简介:

quàn nóng shǐ
1.官名。汉承秦制,置大农丞十三人,各领一州,以劝农桑力田者,此劝农官之始。后唐宋均置劝农使。

  • AI解释

劝农使》是一个历史名词,主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中。它是指古代朝廷派遣至地方的官员,其职责主要是鼓励和引导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宣传政府关于农业生产的政策与措施,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详细解释

  1. :意思是鼓励或劝导。
  2. 农使:即“劝农使者”,专门负责劝导和管理农业事务的官员。这种官职往往由朝廷委派至地方进行巡视、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善措施,帮助农业生产发展。

造句

  1. 在唐代,朝廷为了确保粮食供应,常常派遣劝农使前往各地督促农业生产。
  2. 宋代实行较为完善的劝农政策,劝农使得当地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有了显著提高。
  3. 明朝建立后,设立了专门的劝农机构,并任命了多位劝农使,以促进农业发展为国计民生的根本。
  4. 清代时期,政府依旧重视农业生产,劝农使的角色并未消失,他们依然在各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5. 古籍记载,在一次水灾过后,朝廷迅速派遣劝农使前往灾区指导农民恢复生产,展现了当时政府对农业的高度重视。

分词解释

quàn

1 说服,讲明事理使人听从:~说。~解(jiě)。~导。~教(jiào)。~谏。~慰。~戒。~进(封建社会劝说实际上已经掌握政权而有意做皇帝的人做皇帝)。2 勉励:~勉。~学。~业。~善。

nóng

1 种庄稼,属于种庄稼的:务~。~业。~田。~产。~垦。~家。~忙。~民。~妇。~奴。2 种庄稼的人:贫~。菜~。谷贱伤~。3 姓。
使

shǐ

1 用:~用。~劲。~役。~力。~钱。2 派,差谴:~唤。~命。~女。3 让,令,叫:迫~。4 假若:假~。即~。5 奉命办事的人:~者。大~。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