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的拼音、解释、组词

吴钩的简介:

wú gōu
1.钩,兵器,形似剑而曲。春秋吴人善铸钩,故称。后也泛指利剑。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武器名。一种弯形的刀,相传为吴王阖闾所做。后泛指锋利的宝刀。南朝宋.鲍照〈结客少年场行〉九首之一:「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宋.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词:「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吴钩》是一个富有诗意和历史感的词语,它既可以指一种兵器——古代的一种弯刀,也可以用作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的标题。在古代文献中,“吴钩”常用来象征英勇、豪迈或悲壮的情感。

详细解释

  1. 武器名称:吴钩是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的一种弯刀。它的特点在于两面都有锋刃,并且通常比一般的直剑要短一些,更加便于劈砍和勾挂。这种兵器在历史上的记载中经常被用作近战格斗的利器。

  2. 文化象征:“吴钩”除了作为武器外,也常常被赋予情感色彩。它成为一种意象符号,在诗歌、绘画等艺术作品中代表了英勇、豪迈或者哀愁的情感,尤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英雄气概或怀古之思。

造句

  1. 在那场激烈的战斗中,他手持吴钩,勇敢地冲锋陷阵。

  2. 月光如水,映照着他手中闪烁的吴钩,显得格外壮丽悲凉。

  3. 古代诗人常常用“吴钩”来表达自己对英雄主义精神和历史情怀的向往与追忆。

  4. 这幅画以古代战场为背景,画中士兵手持各式各样的兵器,其中一把特别显眼的便是那弯如新月般锋利的吴钩。

  5. 随着《吴钩》这一曲的响起,仿佛整个空间都沉浸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让人感受到了英雄气概与壮丽篇章的交织共鸣。

这些句子展示了“吴钩”作为武器和文化符号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方式,既有对战争场景的具体描绘,也有借由“吴钩”来表达情感或精神追求的抽象表述。

分词解释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2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3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语。~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4 姓。

gōu

1 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子。秤~儿。火~子。2 形状像钩子的:蝎的~子。~针。3 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4 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住树枝爬上去。5 研究,探寻:~玄。~沉。~校(jiào )。6 牵连:~党(指相牵连的同党)。7 同“勾”。8 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贴边。9 古代兵器:~戟。纯~(剑名)。吴~(刀名)。10 镰刀。11 古代称圆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