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讫的拼音、解释、组词

去讫的简介:

qù qì
1.犹完毕,完了。

  • AI解释

去讫》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种古代法律文书用语,在正式公文或司法文件中使用。根据字面意思,“去”意为离开、消失或者完成;“讫”,表示事情结束或者完成的状态。结合在一起,通常用来表示某项事务已经办理完毕,不再有后续的义务或责任。

在古代,这个词多用于官方文书之中,表明某件事项处理完毕,无需再进行相关操作,比如案件已经了结等。它的使用场景比较局限,并不适用于现代汉语中的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

不过,在网络上也有将其理解为“去了就不再回来”的意思,用来形容某种状态的终结,但这种用法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解释。

以下是五个基于古代意义构造的例子:

  1. 李法官宣布:“此案已去讫,双方不得再对此案提出新的控诉。”
  2. 在完成这项工程后,他写道:“此工去讫,可交验矣。”
  3. 买卖双方签订完合同,老板说:“此事已去讫,我们以后不再有相关义务。”
  4. 法院判决书上写道:“此案去讫,不得上诉。”
  5. 古代官府公告中写道:“此税去讫,民众无须再缴纳。”

请注意,《去讫》并不是一个常用词语,在使用时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其具体含义。上述例子主要是基于古代文献中的用法进行假设性构造的示例。

分词解释

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2 距离,差别:相~不远。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4 除掉,减掉:~掉。~皮。~势(①阉割;②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8 汉语四声之一:~声(①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②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1 完结,终了:收~。付~。2 截止: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