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季的拼音、解释、组词

叔季的简介:

shū jì
1.幼年时。 2.弟辈;弟弟。 3.没落;末世。 4.比喻事物不相上下。 5.犹言差别。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衰乱将亡的末世。宋.朱熹〈白鹿洞赋〉:「在叔季而且然,矧休明之景运。」

2. 弟辈。唐.元稹〈唐故朝议郎河南元君墓志铭〉:「没之日,三子不侍,无一言之念,知叔季之可以教侄也。」

3. 程度差不多、不相上下。明.王世贞《艺苑巵言》卷六:「明唐伯虎『报文征明』,王稚钦『答徐懋昭』二书,差堪叔季。」

4. 等级、差别。清.唐甄《潜书.居心》:「天地之气有叔季,故其生人也有厚薄。」

《叔季》这个词组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它可能是对某个特定语境或文化背景下表述方式的理解偏差。不过,根据字面意思,“叔”是兄弟排行中的第二位(长兄为伯,次之为仲、叔),而“季”指的是家族中排行最末的一辈。结合这两个字来看,可能是在描述某一代或者某一阶段的情况。

如果将《叔季》作为一个整体词进行分析的话,可能是某种特定语境下的特殊用法或者是作者为了强调某些时期或状态的特征而创造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没有直接对应的现代汉语词语解释。但如果按照字面拆解,可以理解为“第二末”或者“次后”的意思。

基于上述理解,我们可以尝试构造一些句子来使用这个词汇(注意:这些造句仅为示例,并不代表实际存在或被广泛认可的用法):

  1. 在《叔季》时期,社会风气逐渐从严谨转向了更为开放。
  2. 《叔季》文化的留存对于研究古代社会变迁有着重要意义。
  3. 他试图在《叔季》中找到那个时代的影子,以此来理解历史的变化。
  4. 这位学者的研究聚焦于《叔季》,试图揭示这一阶段的独特特征和影响。
  5. 在文学创作中,《叔季》的概念被用来描绘那些过渡时期特有的情感与氛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句子是基于对“叔”(排行第二)加“季”(末尾)的字面意义进行的想象性构建,并不代表实际存在的语言现象。在使用这类表达时,最好确保其能够准确传达你的意图或背景信息。

分词解释

shū

1 兄弟排行次序第三:伯、仲、~、季。2 父亲的弟弟,亦称跟父亲同辈而年纪较小的男子:~父。大~。3 丈夫的弟弟:小~子。~嫂。4 拾:“九月~苴”。

1 兄弟排行次序最小的:~弟(小弟)。~父(小叔叔)。2 末了:~世。~春(春季末一月)。明~(明代末年)。~军(体育运动竞赛的第三名)。3 一年的四分之一: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度。~风。4 一段时间:~节。~候。~相(xiàng )(某个地区在某个季节的自然景象)。雨~。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