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膏剩馥的拼音、解释、组词

余膏剩馥的简介:

yú gāo shèng fù
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同“残膏剩馥”。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祖先遗留下来的恩泽。宣和画谱˙卷七˙人物三˙宋˙李景道:景道喜丹青,而无贵公子气,盖亦余膏剩馥所沾丐而然。亦作残膏賸馥。

1. 比喻祖先遗留下来的恩泽。《宣和画谱.卷七.人物三.宋.李景道》:「景道喜丹青,而无贵公子气,盖亦余膏剩馥所沾丐而然。」也作「残膏賸馥」。

词语详解

余膏剩馥

  • 释义: “余膏剩馥”这个成语中的“膏”,指的是香膏、油脂等;“馥”,是指香气。整个成语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者文化遗产,即使在原物已经不复存在的情况下,也还可以通过文字记载或者其他形式保留下来的精神或价值,让人继续感受到它的美好。

  • 出处: 这个词语出自宋代朱熹的《朱子语类》,原文提到:“以言之,则余膏剩馥,犹有可得而传者。”

造句

  1.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古代文明的魅力,博物馆将展出许多古董文物的复制品和复制画作,希望能传递出那些已逝去年代中的“余膏剩馥”。
  2. 在当今社会,很多传统手工艺濒临失传,但通过网络平台和书籍记录下来的作品,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匠人留下的“余膏剩馥”,让人在现代生活中也能体会到古代技艺的独特魅力。
  3.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余膏剩馥”。小说中描绘的生活场景、人物性格等都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小说创作和文化发展。
  4. 这些古老的建筑遗址虽然历经风雨侵蚀,但通过考古学家的研究与修复工作,我们仍能感受到其蕴含的历史意义和“余膏剩馥”,这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保护,更是精神上的传承。
  5.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余膏剩馥”绵延不绝。今天的人们可以通过学习诗词、品读名篇来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与智慧结晶。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余膏剩馥”不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1 文言代词,我:“~将老”。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粮。~兴。~悸。~孽。节~。~生。~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人。4 后:“劳动之~,欢歌笑语。”5 农历四月的别称。6 姓。

gāo,gào

1 肥,肥肉:~粱(肥肉、细粮)。~腴。~沃。2 脂油:春雨如~。~泽(a.滋润作物的及时雨;b.喻给予恩惠)。3 中医指心尖脂肪,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病入~肓。

shèng

1 多余,余留下来的:~余。~菜。~货。~勇(余勇,如“宜将~~追穷寇”)。~水残山。所~无几。就~他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