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猛兽的拼音、解释、组词

洪水猛兽的简介:

hóng shuǐ měng shòu
猛兽:残食人畜的野兽。比喻极大的祸害。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暴涨的大水和凶猛的野兽。孟子˙滕文公下˙朱熹˙集注:邪说横流,坏人心术,甚于洪水猛兽之灾。后比喻巨烈的祸害。清˙黄宗羲˙寿张奠夫八十序:夫为洪水猛兽之害者,非佛氏乎。

1. 暴涨的大水和凶猛的野兽。比喻剧烈的祸害。【例】毒品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切勿因为一时好奇而遗憾终身。

1. 暴涨的大水和凶猛的野兽。《孟子.滕文公下》宋.朱熹.集注:「邪说横流,坏人心术,甚于洪水猛兽之灾。」后比喻巨烈的祸害。清.黄宗羲〈寿张奠夫八十序〉:「夫为洪水猛兽之害者,非佛氏乎。」

词语解析

洪水猛兽:这是一个成语,意指危害极大的事物或危险。"洪水"通常比喻泛滥成灾、难以控制的事物;而“猛兽”指的是具有强大破坏力和威胁性的事物。“洪水猛兽”一词多用来形容那些对社会、人群构成巨大威胁或者可能造成极大损失的因素。

造句

  1. 网络安全问题不能等闲视之,就像洪水猛兽一样,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

  2. 对于这些不良的习气和风气,我们应该像躲避洪水猛兽一样来避免它们对我们产生负面影响。

  3. 面对经济泡沫,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于未然,防止其成为危害经济社会稳定的洪水猛兽

  4. 在处理公共卫生事件时,我们不可掉以轻心,任何疏忽都可能让病原体变成像洪水猛兽一样的灾难。

  5. 在面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我们要有如防备洪水猛兽般的决心和行动力来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极端天气变化。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洪水猛兽”这个成语不仅用于描述自然界的灾害,还可以广泛应用于社会现象、经济领域以及公共卫生等多个方面,强调了对潜在危险的重视与预防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hóng

1 大:~水。~大。~福。~荒。~亮。2 大水:山~。蓄~。分~。3 姓。

shuǐ

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2 河流:汉~。湘~。3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4 液汁:~笔。墨~。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6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7 姓。

měng

1 气势大,力量大:~将。~士。~烈。勇~。2 忽然,突然:~然。~省(xǐng )(亦作“猛醒”)。~可(突然,陡然)。~不防。3 严厉:宽以济~。4 凶暴:苛政~于虎。~禽。~兽。~戾。~悍。5 古哺乳动物,长毛的象:~犸。

shòu

1 哺乳动物的总称,一般指有四条腿、全身生毛的哺乳动物:~类。野~。鸟~。禽~。~医。2 喻野蛮,下流:~欲。~行。人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