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刀的拼音、解释、组词

板刀的简介:

bǎn dāo
1.短柄的窄而长的刀。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没有刀尖的长方形刀。《水浒传》第三七回:「那稍公便去艎板底下,摸出那把明晃晃板刀来。」

《板刀》,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但它往往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相关联。通常,“板刀”是指一种传统手工刀具,在中国某些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使用方式。

详细介绍

  1. 用途:主要用于切割木料、竹材等轻质材料。
  2. 特点:刃口较薄,便于快速且平滑地进行切割操作。其设计简单,通常没有复杂的装饰。
  3. 文化背景:在一些地方的民俗活动中,“板刀”也可能被用作表演道具或象征性的工具。

造句

  1. 在古代木工坊里,师傅们常常使用板刀来精细地切削木材。
  2. 李师傅拿出了他的板刀,准备开始切割竹子。
  3. 这把板刀虽然看似简单,但却在匠人们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4. 每年的节庆活动上,村民们会表演传统的用板刀砍木的技艺。
  5. 为了传承这项传统工艺,学校开设了使用板刀制作模型的工作坊。

需要注意的是,“板刀”一词的具体定义和应用范围可能因地区、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上述解释基于一般理解,并结合了历史文化的视角进行描述。

分词解释

bǎn

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钉钉。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鼓~。一字一~。荒腔走~。3 不灵活,少变化:死~。呆~。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着脸。5 见“老”字“老板”。

dāo

1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子。~兵。~法。剪~。镰~。2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一刀合一百张。3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币。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