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法的拼音、解释、组词
谷物法的简介:
gǔ/gǔ/yù wù fǎ
指英国1815年制订的限制谷物进口的法律。规定国产谷物平均价达到或超过某种限度时方可进口。目的是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实施该法后,谷物价格骤贵,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外国也提高英国工业品进口税,从而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利益。1846年,该法被废除。
指英国1815年制订的限制谷物进口的法律。规定国产谷物平均价达到或超过某种限度时方可进口。目的是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实施该法后,谷物价格骤贵,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外国也提高英国工业品进口税,从而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利益。1846年,该法被废除。
- AI解释
《谷物法》是18世纪英国的一项重要贸易政策,它对英国的农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该法案正式名称为“谷物进口税法案”,其主要内容是在本国小麦价格低于一定水平时禁止或限制外国谷物进口。这项法律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国内农民免受外国低价粮食的竞争,从而确保土地所有者、租户及农业劳动力的利益。
详细解释
- 背景: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的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早期阶段,尽管城市和工业经济迅速发展,但农业生产却未跟上步伐。国内粮食供应紧张,粮食价格波动大。
- 内容与目的:《谷物法》规定,在本国小麦价格达到或低于“最低价”(通常是40先令一夸特)时禁止进口外国谷物,这有助于维持较高的粮价和保护英国农民的利益。
- 影响:尽管初衷是为了保护农业,但长期实施该法案导致了多种社会经济问题。例如,当国外粮食便宜且丰富时,这一措施限制了资源有效利用;同时,在国内歉收年份,高昂的谷物价格给城市工人群体带来了沉重负担。
五个造句
- 受到《谷物法》的影响,英国农民在一段时间内获得了较为稳定的市场收益。
- 当代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谷物法》不仅未能保护农民利益,反而抑制了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 为了应对国际粮食市场的挑战,《谷物法》最终被废除,以促进自由贸易和经济发展。
- 学者们在研究18世纪英国经济时经常提到《谷物法》,因为它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复杂社会问题。
- 在讨论历史上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时,人们常常会提及《谷物法》,作为例子来说明此类政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分词解释
谷
gǔ
1 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或指两山之间:山~。河~。2 喻困境:进退维~(进退两难)。3 庄稼和粮食的总称:五~。百~。4 粟的别称,亦指稻的子实:~物。~米。稻~。5 姓。
物
wù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2 内容,实质:言之有~。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法
fǎ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