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官的拼音、解释、组词

礼官的简介:

lǐ guān
1.掌礼仪教化之官。

  • AI解释

礼官》一词在古代中国指的是专门负责礼仪事务、掌管祭祀和典礼事宜的官员。在古代社会中,礼仪不仅是个人行为规范的一部分,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的重要方式。礼官通常由有一定学识和修养的人担任,他们不仅要精通各种典章制度,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造句示例:

  1. 周朝时期,周公旦被尊为礼官之首,他不仅修订了许多礼仪规范,还亲自指导人们如何进行祭祀活动。
  2. 在古代的宫廷中,礼官负责策划和主持各种典礼仪式,以显示君主的威严与尊贵。
  3.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彰显自己的文化优势,都设有专门的礼官来掌管本国的各种礼仪事务。
  4. 唐代的礼官除了日常管理祭祀活动外,还要参与国家重要节日的庆祝工作,如元日、冬至等。
  5. 宋代的一些私家庄园也设立有礼官,负责处理家族内部的各种仪式,维护族人的和谐相处。

这些句子通过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情境展现了《礼官》一词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及其职责范围。

分词解释

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

guān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器~。五~。~能。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