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志的拼音、解释、组词

礼志的简介:

lǐ zhì
1.言礼之书。 2.指史书中记载有关礼仪制度的篇章。如:《晋书.礼志》;《宋书.礼志》。

  • AI解释

礼志》是中国古代史书编纂中的一种专门体例,主要用于记录和记载各种礼仪制度、风俗习惯以及相关的祭祀活动等内容。它通常出现在纪传体史书中,如《汉书》中有《礼乐志》,用来系统地介绍特定时期的社会习俗与政治文化。

详细解释

  1. 概念:《礼志》是对某一历史时期的礼仪制度进行记录和总结的章节。
  2.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祭祀仪式、宫廷礼仪、民间风俗、重要节日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特征与价值观念。
  3. 作用:不仅展示了历史背景下的文化风貌,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古代礼仪制度的重要资料。

造句

  1. 史书中的《礼志》部分详细记载了先秦时期的礼仪规范和祭祀活动。
  2. 在阅读《汉书·礼乐志》时,我们可以一窥西汉时期宫廷生活与社会风俗。
  3. 通过研究《周礼》,我们得以了解西周时期较为完善的礼仪制度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4. 历史学家常借助古代文献中记载的《礼志》,来探讨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色。
  5. 中国古代的《礼记》一书,实际上就是关于“礼”的详细注解集,在其中我们可以窥见古人对于“礼”的理解和实践。

分词解释

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

zhì

1 意向:~愿。~气。~趣(志向和兴趣)。~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学。2 记在心里:~喜。~哀。永~不忘。3 记载的文字:杂~。~怪(记载怪异的事)。4 记号:标~。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子。用碗~~。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