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白守辱的拼音、解释、组词
知白守辱的简介:
zhī bái shǒu rǔ
守:保持。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守:保持。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 AI解释
词语“知白守辱”源自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道家思想。其含义丰富且深邃,通常用来表示一种处世态度或哲学观点。
详细解释
-
知白:这里的“知”是认知、了解的意思,“白”指的是光明、清晰的事物。整体上,“知白”可以理解为保持对事物本质和真相的认知与洞察。
-
守辱:这里并非指真正的屈辱,而是指在面对困难或不如意时的自我坚持与自持,即在不利的情况下能够坚守内心的清白和原则。
整个词语“知白守辱”强调的是,在了解并认识世事真相的同时,也能在各种挑战中保持自身的道德操守和精神独立。这是一种极为高明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
造句
- 面对人生的起伏,他始终秉持着“知白守辱”的态度,既洞察了生命的真谛,也坚守住了内心的纯净。
- 尽管外界的环境复杂多变,但他依旧能够保持“知白守辱”,在困难中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 真正的智者不仅知道世事如白,更能在面对种种挑战时选择“守辱”,即守住内心的尊严与原则。
- 他的人生哲学就是“知白守辱”:知晓世界的复杂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个人的纯洁与坚韧不屈。
- 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里,“知白守辱”的智慧帮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内心,使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迷失方向。
以上句子旨在展示“知白守辱”这一概念的应用场景及其带来的正面影响。
分词解释
知
zhī,zhì
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2 使知道:通~。~照。3 学识,学问:~识,求~。无~。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 彼此了解:相~。~音。~近。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白
bái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2 明亮:~昼。~日做梦。3 清楚:明~。不~之冤。4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8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话文。10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15 姓。
守
shǒu
1 保持,卫护:~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御。~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节。~恒。~望相助。墨~成规。2 看管:看~。~护。3 在一个地方不动:~株待兔。留~。4 遵照:遵~。~法。~时。5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保~。因循~旧。6 呆在一起:厮~。7 节操:操~。8 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9 古代官名:太~。~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刺(太守,刺史)。~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10 姓。
辱
rǔ
1 羞耻:羞~。耻~。2 使受到羞耻:~骂。侮~。折~。3 谦辞,表示承蒙:~承。~赐。4 玷污,辜负:~没(mò)。~命。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