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星不如一月的拼音、解释、组词

百星不如一月的简介:

bǎi xīng bù rú yī yuè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 AI解释

《百星不如一月》这句成语出自中国古代,用来形容在众多事物中突出的个别事物的价值或影响力往往超越了一般的数量累积。其中,“百星”意为许多星星,而“一月”在这里并不是指一个月,而是代表了更加明亮、更有价值的事物或者一个特别的杰出个体。

成语解释:

  • 百星不如一月:意思是说,即使有一百颗星星,也比不上一个月亮更耀眼或更有价值。这句成语强调了个别优秀事物的价值,往往能够超越普通数量的优势组合。

造句示例:

  1. 在这场演讲比赛中,虽然有上百位选手参与,但最终脱颖而出的那一位,其表现仍然比其他所有人加起来更为出色——百星不如一月。
  2. 尽管团队合作至关重要,但在关键时刻作出决定的那个关键人物,其影响力却能超越整个团队的努力,这就是“百星不如一月”的体现。
  3. 书籍种类繁多,但像《白鹿原》这样的经典之作却能吸引无数读者反复阅读,它在文学价值上远远超过了那些所谓的流行读物——这正体现了百星不如一月的道理。
  4. 虽然有众多的科技公司致力于创新,但在人工智能领域中,谷歌、苹果等巨头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影响力仍然无可替代,这就是“百星不如一月”在现代商业竞争中的生动写照。
  5. 在体育赛事中,运动员的个人表现往往能决定比赛的结果,即使是在一场团队比赛中,个别明星选手的表现也有可能超过其他所有队员加起来的作用——这正符合了“百星不如一月”的含义。

通过上述解释和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百星不如一月》不仅在语言上富有哲理意义,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分词解释

bǎi

1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步穿杨。~儿八十。~分比。2 喻很多:~草。~货。~姓(人民)。~般。~炼成钢。~无聊赖。~废俱兴(xīng )。

xīng

1 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光的或反射光的天体;一般指夜间天空中发光的天体:~球。恒~。行(xíng )~。卫~。披~戴月。2 细碎的小颗粒东西:火~儿。3 秤等衡器上记数的点:定盘~。4 军官衣领上的徽记:五~将军。5 形容夜间:~行。~奔。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宿。7 像星一样排列,分散:~~点点。8 喻某一方面新出现的杰出人物:影~。歌~。9 古代妇女面上所饰的花点。10 以星象推算吉凶祸福的方术:~术。~相(xiàng )。11 原子核物理学上指高能粒子射入核乳胶或云室、气泡室时发现有许多径迹从一点发出的现象。12 国际通用的衡量宾馆、饭店的等级标准:~级。五~饭店。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yuè

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