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鬘的拼音、解释、组词
花鬘的简介:
huā mán
1.古印度人用作身首饰物的花串。也有用各种宝物雕刻成花形,联缀而成的。
1.古印度人用作身首饰物的花串。也有用各种宝物雕刻成花形,联缀而成的。
- AI解释
《花鬘》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通常用来形容一种精美的首饰,由花朵或模仿花朵形状的装饰物编织而成。这种装饰品常用于古代贵族妇女的头上,作为头饰的一部分,寓意着美丽、优雅与富贵。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在古代中国,尤其是宋元时期,花鬘作为一种特殊的珠宝饰品非常流行,不仅限于贵族阶层,有时也出现在文人的描写中。
- 制作工艺:通常由金银等金属制成的细丝或珠子编结而成,上面缀以各种花朵、宝石或珍珠,通过精湛的手工编织技术完成。也有用真花直接编织的版本,这种更为自然且富有生机,但保存期限较短。
- 象征意义:在古代文化中,佩戴花鬘不仅是为了美观,还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和文化意义。它可能象征着女性的身份地位、智慧和美丽,或是对生活的祝福与赞美。
造句
- 古代宫廷中,皇后常会在重要场合戴上精致的花鬘来彰显其尊贵身份。
-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新娘头戴银色花鬘,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步入婚姻殿堂,象征着美丽与幸福。
- 她轻柔地梳理着头发,将一束金丝编成的花鬘轻轻佩戴在鬓角,增添了几分神秘与优雅的气息。
- 画中的女子头戴翠绿的花鬘,身着华丽的服饰,在淡淡的水墨背景下展现出一种淡雅之美。
- 每当秋风送爽之时,公园里都会举办一场花展览会,展台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手工编织花鬘,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赏。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花鬘》作为饰品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它在中国文化中所承载的丰富情感和象征意义。
分词解释
花
huā
1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2 供观赏的植物:~木。~草。~匠。~事(游春看花等事)。3 形状像花的东西:雪~。浪~。钢~。火~。棉~(棉的絮亦称花)。礼~(烟火)。挂~(指战斗中受伤)。4 用花装饰的:~圈(quān )。~篮。~灯。~车。5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样。~边。~~绿绿。印~。6 指“痘”:天~(一种急性传染病)。7 混杂的,不单纯的:~猫。~白头发。8 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言巧语。9 表面好看,没有实效的:打~拳。~架子。10 模糊不清:头昏眼~。11 喻事业的精华:体育之~。12 喻女子:姊妹~。13 用掉:~钱。14 名目繁复的:~名册(人员名册)。15 犒赏的钱或物:~红。16 某些细嫩的东西:蚕~。鱼~。17 指妓女或与妓女有关的:~娘(妓女)。~魁。18 〔~甲〕指六十岁,如“年逾~~。”1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