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的拼音、解释、组词

肠套叠的简介:

cháng tào dié
指一段肠管套入其邻近的另一段肠腔内造成的肠梗阻。多发生于婴幼儿(原发性),也可发生于成人(继发性)。因饮食失调、腹泻等使肠蠕动紊乱,肠管环状肌持续痉挛等引起。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呕吐,可排出暗红色黏冻状血便。有时腹部可摸到腊肠形肿块。若空气灌肠复位无效,须及时采用手术治疗。

  • AI解释

词语详解:肠套叠

定义与解释: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及其系膜进入相邻另一段肠管内的病理状态,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急腹症。常见于婴幼儿,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成人较少见。该病可导致肠道梗阻、血供障碍甚至坏死和穿孔等严重后果。

病因: 肠套叠的发病原因多为不明原因,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1. 肠道异物或肿瘤压迫。 2. 肠系膜过长或异常固定。 3. 习惯性便秘、腹泻交替出现时,排便时用力过猛导致。

症状表现: 肠套叠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腹痛(阵发性剧烈绞痛)、呕吐、血便和腹部肿块。疼痛常表现为突然发作,持续几分钟后可自行缓解,此过程可反复多次。

诊断与治疗: 1. 通过腹部触诊、X光检查或超声波等影像学手段进行初步判断。 2. 确诊后主要采用空气灌肠复位(适用于早期病例)或手术治疗(晚期或复发性病例),以解除梗阻,恢复肠道血供。

造句示例:

  1. 小明的腹部突然疼痛难忍,家人急忙带他去医院检查,最终确诊为肠套叠
  2. 医生建议给小宝宝做空气灌肠复位术,这是目前治疗婴幼儿肠套叠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3. 父母应关注孩子排便习惯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4. 肠套叠是一种危急状况,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干预,以防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
  5. 医生提醒家长注意观察孩子的饮食情况和日常行为表现,以便尽早识别并处理可能导致肠套叠的潜在因素。

分词解释

cháng

1 人或动物内脏之一,呈长管形,主管消化和吸收养分,分“大肠”、“小肠”等部:~子。~衣。肝~寸断。羊~小道。脑满~肥。

tào

1 罩在外面的东西:褥~。手~。外~。2 加罩:~裤。~袖。3 重叠的:~版。~耕。~种(zhòng )。4 装在衣物里的棉絮:被~。5 同类事物合成的一组:一~制服。~路。~数。~曲。配~。6 模拟,照做:~用。~语。生搬硬~。7 用绳子等做成的环:牲口~。圈~(喻陷害人的布置)。8 栓系:~车。9 用谎骗取:~取。~购。~汇。10 河流或山势弯曲之处(大多用于地名):河~。连环~。

dié

1 重复,累积:重(chǒng )~。层见~出。~罗汉。~韵。~嶂。~翠。2 摺:摺~。铺床~被。3 乐曲的重复演奏:阳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