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君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都君子的简介:

dū/dōu jūn zǐ
1.从都邑征发的亲兵。

  • AI解释

词语“都君子”并非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在传统辞典中可能难以直接找到。但根据词语拆解和常识理解,“都君子”的意思可能是“所有的君子”或者在某种特定语境下的用法。

解释:

  • :表示全部或所有。
  • 君子:原指有道德操守、行为端正的人,后来泛指文雅、礼貌、高尚的人。

结合这两个词的意思,“都君子”的含义可能是“所有有道德、行为端正的人”或者是用于强调某种美德普遍存在的表达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表达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并非一个固定或被广泛使用的词语。

造句:

  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君子追求仁义礼智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
  2.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育都君子,以使国家充满道德的力量和智慧。
  3. 都君子的行为准则不仅体现在个人品行上,更在面对公共事务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4. 当今社会,虽然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依然需要培养都君子的品质来促进和谐共处。
  5. 真正的教育应从培养都君子开始,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有责任感、有爱心的社会成员。

这些句子是在假设“都君子”为一个整体表达的基础上进行的造句。如果实际应用中遇到这个词汇,可能需要依据具体语境来理解其含义。

分词解释

dū,dōu

1 大都市:~市。~会。通~大邑。2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国~。京~。建~。3 美好:“雍容闲雅,甚~”。~丽。~雅。4 总:~为一集。5 居:“~卿相之位”。6 古代称头目、首领。7 姓。

jūn

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国~。~权。~临。~侧。2 古代的封号:商~。平原~。信陵~。长安~。3 对对方的尊称:张~。诸~。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