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一时的拼音、解释、组词

独步一时的简介:

dú bù yī shí
形容非常突出,一个时期内没有人能比得上。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在当时独一无二,无人能比。隋唐演义˙第九十五回:就是那一长一技之微,若果能专心致志,亦足以轶类超群,独步一时。亦作独步当时。

1. 在当时独一无二,无人能比。《隋唐演义》第九五回:「就是那一长一技之微,若果能专心致志,亦足以轶类超群,独步一时。」也作「独步当时」。

独步一时》这个成语出自古代文人著作,用来形容一个人或某项技艺、学说在某一时期内无人能及,独领风骚。字面拆解,“独”指的是独一无二,“步”是行走的意思,“时”表示某一时间段。整体而言,这个词强调的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里,某个领域的成就或表现异常突出,以至于暂时无人能够超越。

详细解释

  • 出处:这个成语虽然没有直接出自经典的古籍,但与《庄子》等古代文献中描述的某些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有相似之处。
  • 用法:常用于历史评价、艺术评论或学术研究领域。如形容某位艺术家的作品在某一时代无人能出其右,或者某个理论在其提出时是当时的创新突破。

造句

  1. 在汉代书法史上,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独步一时,至今仍被视为无法超越的经典之作。
  2. 王小明在围棋比赛中凭借精湛的技术和独特的策略,成功地独步一时,赢得了冠军。
  3.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仅智谋出众,而且善于用兵,他的军事才能几乎可以称得上独步一时
  4. 这幅画作以其大胆创新的风格,在当时艺术界独树一帜,令人赞叹,可以说在那个时期确实独步一时
  5. 那位数学家提出的全新理论模型,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短时间内无人能出其右,可说是独步一时

分词解释

1 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创。~特。~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2 老而无子:鳏寡孤~。3 难道,岂:“君~不见夫趣(趋)市者乎?”4 〔~孤〕复姓。5 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谁受之?”

1 行走:~兵。~行(xíng )。徒~。信~。闲~。固~自封。望而却~。2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韵。~其后尘。~武前贤。3 行走时两脚的距离:~伐。~测。寸~难行。4 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骤。初~。5 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6 同“ 埠 ”,多用于地名。7 姓。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