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行之陈的拼音、解释、组词

锥行之陈的简介:

zhuī xíng/háng zhī chén/zhèn
1.前尖如锥的阵形。

  • AI解释

看来您提到的是“锥形之陈”这个词汇,但实际上,“锥行之陈”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历史术语或军事术语,在古代汉语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表达。不过,根据您的描述,我们可以猜测它可能是形容一种特定排列方式或布局的词语。“锥形”的形状和布局可能象征着某种战略部署或者是阵型。

解释:

  • 锥形:在几何学上指的一端尖锐、一端较宽的立体图形。这里可以用来比喻某物或某种形式呈现出从高到低逐渐变窄的状态。
  • 之陈:“陈”在此处可以理解为部署或者安排的意思,“之”是助词,用以连接两个词组。

结合这些意思进行合理推测,“锥形之陈”可能是描述一种战略部署或阵型的方式,类似于古代作战中常见的一些战术布局,比如士兵排列成一个从高到低逐渐变窄的形状来形成攻击或者防守态势。这样的布局既便于控制内部空间又能有效利用地形优势。

造句:

  1. 在那次战役中,敌军采用了锥形之陈的方式,使得原本狭窄的道路变得更加拥挤不堪。
  2. 为了增强部队战斗力,指挥官决定改变阵型,采取了锥形之陈的布局来应对即将到来的战斗。
  3. 古代战场上,很多将领都会根据地形和敌情采用锥形之陈的战术进行布阵。
  4. 现代军事演习中,通过模拟战争中的锥形之陈策略,可以更好地训练士兵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5. 虽然“锥行之陈”并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术语,但在描述特定阵型或布局时,它能够形象地传达出某种排列的视觉效果和战略意图。

以上是对您提出词汇的理解与扩展应用。如果您有更具体的历史背景或者其他语境信息,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于更准确地解释和造句。

分词解释

zhuī

1 一头尖锐,可以扎窟窿的工具:~子。针~。~处囊中(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喻有才智的人终能显露头角)。~刀之末(喻微小的利益。亦作“锥刀之利”)。2 像锥子的东西:毛~(毛笔)。改~。3 用锥子形的工具钻:~探。

háng,xíng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6 行业:同~。各~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chén

1 排列,摆设:~列。~兵。2 述说:~述。~情。详~。~诉。~说。3 旧的,时间久的:~旧。~腐。~醋。推~出新。~~相因。~迹。~皮。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5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