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蒿的拼音、解释、组词
角蒿的简介:
jiǎo/jué hāo
1.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猪牙菜。茎叶似青蒿,花紫红色,秋季结蒴果,呈长角状。角蒿灰可治口疮。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角蒿》。
1.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猪牙菜。茎叶似青蒿,花紫红色,秋季结蒴果,呈长角状。角蒿灰可治口疮。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角蒿》。
- AI解释
《角蒿》是一种草本植物,属于菊科蒿属。在一些地方也被称作“野莴苣”、“刺艾”等。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在野外较常见。角蒿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中华本草》记载其性味苦、辛、凉,归肝经,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症状。
详细解释
- 植物特征:角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可达60厘米左右。它的叶子呈灰绿色,有刺状的边缘或锯齿,叶面光滑或者有些许绒毛。花序为头状花序,黄绿色至黄色的小花聚集成小球形,花开于茎顶和分枝顶端。
- 分布与生长环境: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以及西北地区,多生长在草地、路边或山坡上等半干燥的环境中。
- 药用价值:角蒿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其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比如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等。
造句
- 春天里,在田野间散步时,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大片的角蒿,给这春日增添了不少野趣。
- 在中医馆的药柜上,我看到了一些装在瓶子里的角蒿根茎,据说可以用来治疗风湿痛。
- 为了缓解关节疼痛,奶奶从院子里剪了一些角蒿,打算熬制一个祛风散寒的汤剂。
- 角蒿不仅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在野外还能作为应急食物的一种选择。
- 当地居民常用角蒿泡水饮用或是煎服来应对一些小病痛,它在民间疗法中应用广泛。
分词解释
角
jiǎo,jué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鹿~。犄~。~质。2 形状像角的:菱~。皂~。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在中国山东省)。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度。~钢。~尺。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落。6 额骨(俗称“额角”)。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号~。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酒来”。10 中国货币单位。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2 量词。
蒿
hāo
1 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如丝状,有特殊的气味,开黄绿色小花,可入药(亦称“青蒿”、“香蒿”):~莱(杂草,喻草野百姓)。2 气蒸出的样子。3 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