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拼音、解释、组词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简介:
yī lái shēn shǒu,fàn lái zhāng kǒu
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 AI解释
这个成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用来形容人极度依赖他人、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字面意思是衣服送到了面前就伸手去拿,饭端来了才用筷子去夹,形象地描述了一种被动且依赖性强的行为模式。
详细解释
- 衣来伸手:形容行为上非常便利,不需自己动手。
- 饭来张口:比喻在物质生活上的完全依靠他人供给而无需自我努力。
- 整个成语反映了对生活过分依赖、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的消极态度,在社会中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愿意付出劳动或改变现状的人。
造句
- 现代的一些孩子从小就被家长包办一切,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不利于他们形成独立的性格。
- 在家里,他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旦出了家门,需要自己解决吃饭问题时,便显得手足无措。
- 有些成年人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方式,在工作中却毫无作为,这种懒惰的习气应该改变。
- 培养孩子自立能力很重要。如果他们一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地生活,将来步入社会会很难适应。
- 在这个讲求自主奋斗的社会里,如果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话,迟早会被时代淘汰。
以上造句帮助理解成语在不同场景下的运用方式和语境。
分词解释
衣
yī
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服。~着(zhuó)。~冠。~架。~锦还(huān)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糖~。肠~。3 姓。
来
lái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5 做某个动作:胡~。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12 表示语气,归去~兮!13 姓。
伸
shēn
1 舒展开:~直。~手(a.伸出手;b.喻向别人或上级要东西、荣誉、照顾;c.指插手)。~张(扩大,如“~张正义”)。2 姓。
手
shǒu
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2 拿着:人~一册。3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6 小巧易拿的:~枪。~册。
饭
fàn
1 煮熟的谷类食品:大米~。2 泛指人每天定时分次吃的食物:早~。~菜。~馆。~量。酒囊~袋。3 吃饭,或给人饭吃:“~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4 喂牲畜:~牛。
张
zhāng
1 开,展开:~开。~目(①睁大眼睛;②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2 商店开业:开~。3 拉紧:紧~。~力。4 扩大,夸大:夸~。5 放纵,无拘束:乖~。嚣~。6 料理,应酬:~罗。7 惊惶,慌忙:~惶失措。8 看,望:~望。9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0 量词:一~纸。三~桌子。几~嘴。两~弓。11 姓。
口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