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文害意的拼音、解释、组词

执文害意的简介:

zhí wén hài yì
指拘泥于字面而损害内容。

  • AI解释

实际上,“执文害意”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错误输入或者是某些特定语境下的表达。通常我们使用的相关成语是“拘泥于文字而损害了原文的意思”,这样的表达更符合语言习惯。

详细解释:

  • 拘泥:过于死板、不灵活。
  • 文字:这里的文字指的是书本上的文字或书面语言。
  • 损害:使受损,影响。
  • 原意:原作者的意图或者文章的真实意思。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在阅读或是写作时,过分拘泥于字面意义,而忽略了文章的整体思想或作者的真实意图,从而导致理解偏差甚至误解原文的意思。

造句:

  1. 小明读了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但他只注重于每一个词的准确性,没有领悟到文章的核心思想,这种“执文害意”的行为让他错失了真正了解环保的重要意义。
  2. 老师在讲解这篇古文时提醒大家不要“执文害意”,而要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观点。
  3. 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时候,译者必须注意不要因为拘泥于某些词汇的字面意思而损害原文的意思。
  4. 有些人对于历史书籍的解读过于死板,只看到了文字表面的文字游戏,没有把握到书中的深意,这是典型的“执文害意”。
  5. 在进行学术研究时,我们应当避免“执文害意”,深入挖掘文献背后的理论和思想,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分词解释

zhí

1 拿着:~刃。~鞭。~笔。2 掌握:~政。~教(jiào )。3 捕捉,逮捕:战败被~。4 坚持:固~。~意。5 实行:~行。6 凭单:回~。7 朋友:~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简称“执”)。8 姓。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hài

1 有损的,与“益”相对:~虫。~鸟。2 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坏处:~处。祸~。灾~。为民除~。3 使受损伤:~人。损~。伤~。危~。4 发生疾病:~眼。5 心理上发生不安定情绪:~羞。~怕。6 杀死:杀~。遇~。7 妒忌:“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其能”。

1 心思:~思。~见。~义。~味。~念。~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同~。~在笔先。~在言外。2 心愿,愿望:~愿。愿~。~向。~图。~皆。好~。“醉翁之~不在酒”。3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春~。诗~。惬~。情~。~境。4 料想,猜想:~料。~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