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封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宁封子的简介:
níng/nìng fēng zǐ
1.亦称"宁封"。 2.传说中黄帝时仙人。后代文人游仙诗多引为典实。
1.亦称"宁封"。 2.传说中黄帝时仙人。后代文人游仙诗多引为典实。
- AI解释
《宁封子》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也是一个成语“宁为玉碎”的来源之一。宁封子是传说中的春秋时期人,他精通多种技艺,尤其擅长制陶工艺,在陶瓷艺术方面颇有建树。此外,据传他还发明了制鞋技术、竹编技术等。
《宁封子》并非一个完整的词组或成语,但其名字可以作为描述某位在特定领域有所成就的人物的参考。在某些语境中,“宁封子”可能直接用来形容那些坚持理想或原则、不向世俗妥协的人,这与“宁为玉碎”的含义相呼应。
关于“宁为玉碎”,这一成语出自《资治通鉴·隋纪》,原句是:“人各有志,不能强从,愿公自择。若以臣言为然,愿乞骸骨,归田里。”但后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句话被广泛使用,意指宁愿像玉一样破碎也不愿意像瓦那样完整(比喻宁可保持高尚的品质而不愿屈辱求生)。
以下是我为您准备的五个包含“宁封子”的造句:
- 陶艺家李老师就像传说中的宁封子一样,在陶瓷艺术的世界里探索着,用他独有的方式诠释着生活的美好。
- 小张坚持自己的设计理念,即使面临市场压力也不轻易妥协,这种坚持犹如古代的宁封子一般。
- 这位学者虽然年纪已高,但是依然保持着宁封子般的精神状态,专注于研究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 在面对诱惑时,我们应该像宁封子那样坚守原则,不为外界所动。
- 他那宁为玉碎的态度让人敬佩,在关键时刻选择了一条充满挑战但也意义非凡的道路。
分词解释
宁
níng,nìng,zhù
1 平安,安定:~静。~谧。息事~人。2 旧时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亲。归~。3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沪~铁路4 姓。
封
fēng
1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闭。密~。~口。~存。~条。~贮。~面。~底。~锁。~顶。冰~雪飘。~山育林。2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信~。赏~。3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侯。~君(领有封地的贵族)。~邑。~拜(拜官授爵)。~典。~建。4 疆界:~疆。~域。~界。5 限制:故步自~。6 帝王筑坛祭天:~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7 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一~信。8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