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卿的拼音、解释、组词

客卿的简介:

kè qīng
古代指在本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 AI解释

客卿》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特指被聘请来辅佐君主或国家的大臣,这些大臣虽然不是本地人或者没有本土血统,但因其才能和智慧被重用,因此拥有参与国政的重要地位。这个词源自中国先秦时期的制度——客卿制,在这一制度下,各国往往延聘贤才为客卿,以增强自身的实力。

在古代,“客”字表示外来或非本地的意味;“卿”则是对高官的尊称。结合在一起,客卿就指那些从国外引进或招揽来的高级官员、谋士等人物。客卿不仅能够带来不同的思想和视角,而且往往能因其特殊身份而不受某些传统束缚,敢于直言进谏。

以下是5个使用《客卿》一词的例子:

  1. 孙子被齐国君主聘请为客卿后,提出了许多改革建议,并成功帮助齐国增强军事实力。
  2. 作为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在这个国家陷入经济困境时,他被邀请担任临时客卿,试图提出解决方案。
  3. 历史上著名的客卿李斯曾是楚国人,后来受到秦王重用,成为秦国重要的政治和军事顾问。
  4. 在古代,各国为了增强国力,常常会聘请外国的智谋之士担任客卿,这种做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尤为普遍。
  5. 如果现代国家能够像古代那样善于利用人才、广纳贤才作为客卿的话,将会极大地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分词解释

1 外来的(人),与“主”相对:~人。宾~。会~。不速之~。~气。~卿。2 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的(人):旅~。~居。~籍。~死。3 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顾~。乘~。~流量。4 指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说~。政~。侠~。5 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观。~体。6 量词,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一~冰淇淋。

qīng

1 古代高级官名:三公九~。~相。2 古代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3 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4 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5 古代夫妻互称:~~。~~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