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则的拼音、解释、组词

平则的简介:

píng zé
1.使法则公平。谓按照封地大小和土质美恶制定征收税赋的标准。

  • AI解释

平则》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固定词汇,但从其组成来看,可以将其拆解为“平”和“则”。这里的“平”,通常指公平、平等或平坦;“则”,则是法则、准则或模式的意思。因此,《平则》一词可以解释为一种追求公平与平等的原则或者标准。

详细解释

在不同的语境中,这个词的具体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平则”可以理解为一种以公平和正义为基础的行为准则或规范。例如,在社会管理、行政决策等方面,追求公平和平等的规则是“平则”的体现。

造句

  1. 公司内部的激励机制应该建立在平则之上,确保每个员工都能根据自己的贡献获得相应的回报。
  2.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国家制定了许多有关教育资源分配的平则,力求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3. 在进行法律裁决时,法官必须遵循公正、平等的平则,保障每个人的权利不受侵犯。
  4. 社会应该形成一套合理的平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和谐共处的社会环境。
  5. 企业应当制定出公平竞争和合作共赢的平则,以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

分词解释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1 模范:以身作~。2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3 效法:~先烈之言行。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5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8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9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