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版的拼音、解释、组词

筑版的简介:

zhù/zhú bǎn
1.即版筑。谓墙板与杵。筑墙﹐以泥置板夹中﹐用杵舂实。

  • AI解释

《筑版》在古汉语中是指制作雕版的过程,主要是指将文字或图像雕刻到木板上用于印刷书籍或图文。这种技术在古代中国被广泛应用于书籍的印制,对于文化的保存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详细解释:

  1. :在古代文献中,“筑”常与“刻”相连使用,表示将文字或图形刻入材料中的动作。
  2. :指的是用来印刷的文字载体,通常是木板。通过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像来制作。

造句:

  1. 古代的《筑版》技艺,不仅是一项实用的技术,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传承意义。
  2. 在宋代时期,《筑版》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广泛传播。
  3. 李先生精通古籍修复与《筑版》工艺,在众多学者中独树一帜。
  4. 为了保护传统文化,图书馆正在积极搜集和恢复古代的《筑版》,以便更好地保存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5. 在博物馆的一次展览上,展出了一件精美的古代《筑版》,吸引了许多参观者的注意。

通过以上解释与造句,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筑版”一词及其文化意义。

分词解释

zhù,zhú

1 捣土的杵:“项王伐齐,身负板~,以为士卒先”。2 建造,修盖:修~。建~。构~。3 居室:“畏人成小~,褊性合幽栖”。4 古代弦乐器,形似琴,有十三弦。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

bǎn

1 上面有文字或图形的用木板或金属等制成供印刷用的东西:木~书。活字~。底~。修~。2 印刷物排印一次(可多次印刷)及有关的事物:排~。再~。~本。出~。~权。3 报纸的一面:头~头条重大新闻。4 打土墙用的夹板:~筑(筑土墙)。5 户籍:~图(原指户籍和地图,现泛指国家疆域,如“我国~~辽阔”)。